什么是受限股?質押股能否質押
什么是受限股?受限股是指未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通常包括國有股、法人股、職工股和定向發(fā)行給機構投資者的股份等。受限股上市流通說明該股票可交易的股份增加,也就是供給增加,由于受限股往往成本較低,一般來說對會對股票的價格產生壓力,但也應根據市場當時的的狀況綜合考慮。
受限股形成
股權分置改革之后市場供給增加,流動性增強。股改之后,市場上逐漸受到受限股到期解禁流通所產生的壓力。受限股有三大類:第一類是股改所產生的受限股,第二類是“新老劃斷”后新的IPO公司產生的受限股,第三類是上市公司再融資(如增發(fā)等)產生的受限股。
第一類受限股
大小非
第一類受限股中首次公開發(fā)行前股東持有股份超過5%的股份在股改結束12個月后解禁流通量為5%,24個月流通量不超過10%,在其之后成為全部可上市流通股。該類股份被市場稱為“大非”。股東持股數小于5%的稱為“小非”。小非在股改完成后12個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大小非減持成為2008年市場上使用較多的語言。據數據顯示,由于股票分置改革而形成的限令股份共4572.44億股。
第二類受限股
第二類受限股有三種:
(1)首次公開發(fā)行前公司持有的股份自發(fā)行入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流通;
(2)戰(zhàn)略投資者配售的股份自本次公開發(fā)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流通;
(3)特定機構投資者網下配售股份自本次公司發(fā)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月內不得流通。
牛仔網微信號:牛仔網
- 上一篇:定向增發(f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 下一篇:什么是股票封板?股票封板還能買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