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股票是什么意思?可流通的股票怎么分類(2)
我國股市成立時制度上比較特殊,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流通(即在交易所公開買賣),包括國家股,法人股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或“全流通”問題。一般投資者購買的是可以流通的流通股。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
比如大股東(一般都是非流通股)并不關心股價的高低,(反正不能賣),他們可以做一些對自己有利但對全體股東(公司)不利的事而不必擔心股價會跌,比如轉移利潤、為他人貸款擔保,有的大股東甚至將流通股東看作是“提款機”,把流通股東出的錢當成不要成本的“善款”。這極大的影響了股市的正常發展。
目前正在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就是要讓所有的股票都可以自由買賣,也就是“全流通”,讓股市在制度在走向完善,讓其正常發揮作用。
這項改革很多困難,制度上的、利益上的、操作上的等等,其中之一就是利益的再分配。
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大都很低,而流通股東的成本很高,比如以前的國企改制成股份公司時,按凈資產折價為國家股,后來發行現流通股時則按幾倍于凈資產的價格發行,當時由于國家股不能流通,發行時也沒有太多問題。現在如果都可以買賣了,對流通股東就很不公平,這就需要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一定的補償來獲取“流通權”,這就是所謂的支付“對價”。
牛仔網微信號:牛仔網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