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何二次上市?是什么原因(2)
2007年,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B2B業務)曾在香港上市。當時發行價為13.5港元,開盤價為30港元。2012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同年6月,阿里上市公司完成從港交所退市。
2013年中,阿里巴巴再次赴港,尋求集團整體上市。9月,港交所遭遇阿里合伙人制度的“雙層架構”,當時未能解決同股不同權的問題。10月,阿里巴巴正式放棄在香港上市。
2014年,阿里巴巴因堅持合伙人制度,與港交所擦肩而過。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諾,“只要條件允許,我們還會回來”。
那么,為何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上市呢?
過去半年,阿里巴巴集團官方對于上市傳言的回復一律是不予置評,但外界消息不斷。
對于選擇香港再度上市,有證券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阿里健康(00241.HK)和阿里影業(01060.HK)皆已在香港上市,而阿里巴巴還有很多關聯公司都在香港上市,如果此次在香港上市成功,阿里巴巴將盤活這些資源,產生協同作用。
該行業人士表示,此時“回歸”,也有可能為阿里巴巴回歸A股做鋪墊。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阿里巴巴集團此前選擇美股上市的很大原因是香港市場當時不支持“同股不同權”。隨著該政策的放開,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將會進一步被認可。該制度被視為允許僅持有少數股權的現有管理團隊控制董事會。目前在剛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包括小米集團(01810.HK)和美團點評(03690.HK)。
事實上,6月17日,阿里巴巴曾發布公告,方案將普通股數量從40億股擴展至320億股。7月,阿里巴巴董事會同意了這項方案。與拆股一起,阿里巴巴將普通股與美國存托股份(ADS)的比率由現在的1:1變為8:1。外界普遍認為,拆股有利于阿里巴巴集團在港上市。
2018年4月,香港市場迎來近25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機制改革,不再糾結“同股不同權”。隨后便有阿里重回香港的傳聞,直到現在靴子落地。
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接近阿里的知情人士表示,“回家”的好處顯而易見。由于美國和中國處于不同時區,選擇在香港上市,在美股閉市階段,仍然可以通過港股交易,股票的流動性會更好。
同時,上述人士還透露,內地跟港股有滬港通和深港通機制,國內的投資者也可以間接購買阿里巴巴股票。作為本土的互聯網巨頭,能得到更多國內股民的支持,對阿里巴巴的股價來說長期利好。
牛仔網微信號:牛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