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乖離率 定義和計算公式詳細介紹
對于股票投資者來說,炒股就得要先了解相關炒股知識,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股票知識。在股市中,經常聽到乖離率這個詞,究竟什么是乖離率呢?定義和計算公式詳細介紹在下面,馬上來了解一下。
乖離率(BIAS)又稱偏離率,簡稱Y值,是通過計算市場指數或收盤價與某條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百分比,以反映一定時期內價格與其MA偏離程度的指標,從而得出價格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移動平均趨勢而造成回檔或反彈的可能性,以及價格在正常波動范圍內移動而形成繼續原有勢的可信度。
乖離率使用在股票、基金、債券、電子現貨等范圍。還有計算公式:1、BIAS=(收盤價-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100;2、BIAS指標有三條指標線,N的參數一般設置為6日、12日、24日。
注意:為了指標在大周期(例如,38,57,137,254,526等)運用中更加直觀,更加準確把握中期波動,可以將公式進化:BIAS=(EMA(收盤價,N)-MA(收盤價,M))/MA(收盤價,M)*100;其中,N取超短周期,例如4,7,9,12等;M為大周期,例如,38,57,137,254,526等。
乖離率應用分析
1、乖離率趨近零:每股行情股價與平均線之間的乖離率達到最大百分比時,就會向零值靠近,甚至會低于零或高于零,這是正常現象。
2、三十日平均線乖離率:股價與三十日平均線乖離率達+16%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時機;當其達-16%以下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時機。
3、乖離率偏高:個別股因受多空激戰的影響,股價與各種平均線的乖離容易偏高,但發生次數并不多。
4、正負乖離率特點:乖離率可分為正乖離率與負乖離率,若股價在平均線之上,則為正乖離;股價在平均線之下,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平均線相交時,則乖離率為零。正的乖離率愈大,表示短期獲利愈大,則獲利回吐可能性愈高;負的乖離率愈大,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也愈高。
5、十日平均線乖離率:股價與十日平均線乖離率達+8%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時機;當其達-8%以下時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時機。
6、負乖離率應用:在大勢上升市場如遇負乖離,可以持回跌價買進,因為進場危險性小。
7、正乖離率應用:在大勢下跌的走勢中如遇正乖離,可以持回升高價出售。
8、暴漲暴跌:多頭市場的暴漲與空頭市場的暴跌,會使乖離達到意想不到的百分比,但出現次數極少,時間也短,可視為一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