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進入償債高峰期 年內發債量已超6500億元!
房企進入償債高峰期,發債力度進一步加大。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周二(7月21日),今年以來房企海外發債規模已達416.3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910.45億元人民幣),同期國內地產債發債規模3764.63億元,合計發行規模6675.08億元。
此外,未來6個月,國內地產債每月到期規模都在450億元以上,且2020年國內地產債、海外地產債、地產信托到期量將超1.5萬億。
7月以來房企海外債發行再創階段新高
在經過了短暫低迷期后,房企海外債發行重回升勢。
Wind數據統計顯示,7月以來,房企海外債計劃發行數量已達22只,計劃發行規模達66.15億美元,單月發行規模三連升,并創2月份以來新高。
此外,截至7月21日,今年以來房企海外發債規模已達416.32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規模,且接近2018年全年規模。
7月以來國內地產債發行量創3個月新高
海外債發行攀升同時,國內地產債發行也開始回歸高位。
Wind數據統計顯示,7月以來,國內地產債計劃發行數量39只,計劃發行規模495.08億元,發行規模創5月份以來新高。
截至7月21日,國內地產債發行規模已達3764.63億元,同比去年增幅14.11%,且已超過2017年全年發債規模,并接近2019年全年發債規模。
地產債到期情況
房企發債量攀升背后,其已進入償債高峰期。
Wind數據此前統計顯示,未來五年,房企海內外合計債務到期規模將達3萬億元左右,且從2020年開始到期規模將持續保持高位。
海外方面,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2024年,房企海外債合計到期規模將達1981.15億美元。
國內方面,從2020年開始,未來五年,房企國內債券到期規模將達2.07萬億元。2020年、2021年償還規模分別達5286.19億元、5874.37億元。2020年數據計入短期債券后,到期規模還將更高。
其中,從2020年7月—2021年1月,國內地產債每月到期規模都在450億元以上,明年1月份到期規模更是接近750億元。
中金固收研報分析,房地產境內債、美元債、信托2020年到期量超過1.5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超過10%,7月起境內債券到期量將顯著上升至單月700億元左右的高峰并將持續至年底,信托單月到期量略有回落至600億元以內。
機構提醒信用風險
雖然目前房企融資重回高位,但展望后市,機構提醒市場關注相關信用風險。
中金固收報告提醒,今年以來房企間分化進一步加劇,主要體現在絕對龍頭房企危機應對能力強、前期土地儲備豐厚繼續鞏固優勢減少拿地、資金充沛的二梯隊房企拿地活躍以擴張規模,而低資質、流動性緊張的房企不論是融資還是拿地、銷售都有削弱風險,泰禾近期違約可能使得市場對低資質民營房企信用風險擔憂情緒上升進而引發一系列信用風險和利差走擴壓力,投資者在地產信用下沉時仍需對流動性壓力較大的非龍頭企業保持警惕。
華泰證券(601688,診股)張繼強、蘆哲研報認為,央行的關注點正在由短期保增長、向中期防風險的目標再平衡,流動性最為寬松的階段已經過去,進而房價上漲預期有望收斂,無論是銷售端還是融資端,房企到位資金可能有所弱化。
方正證券(601901,診股)齊晟研報認為,對于業績較優、土儲較充足,且償債壓力較小的房企,投資者可關注其票息價值,而銷售業績下滑嚴重,內源融資不足且償債壓力大的房企,應注意規避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