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做t成本怎么算的 計算公式要知道!
股票做t對于不少投資者來說都不陌生了,而且做t也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條件的。股票做t是指做t+0,那么我們在運用t的時候,這股票做t成本怎么算的?還有計算公式要知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股市中做t就是用戶在第一個交易日買入某一只股票,然后在第二日再次買入這只股票不過這時會出售第一個交易日買進的股票。股票做t是一個極其好的、能幫助我們降低成本的股票操作技巧。
股票做t成本計算
股票做t的前提是必須持有股票,如果沒有股票,就無法實現當天的t+0操作。股票做t成本等于買入股票所需的手續費加賣出股票所需的手續費,若是本輪做t的時候,我們做了反t,那么我們還需要計算這部分虧損的錢。在股票做t中,我們不可能每次都能t對,所以有些時候可能準備做t的愿景被市場的下跌完全擊垮,即反而虧損更多了。
所以股票做t成本怎么算的?股票做t成本計算公式=(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余的股票數量。例如投資者以1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1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10元,則投資者做t后的成本=(1000×10+10-12×500)÷500=8.02元,與原來1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8元。
如果投資者買入之后,股價出現下跌的情況,股價下跌到8元,這時投資者賣出500股,手續費用10元,則投資做t后的成本=(1000×10+10-8×500)÷500=12.02元,與原來10元相比,其成本提高了2.02元。投資者盈利做t會降低其成本,投資者虧損做t會提高其成本。
- 上一篇:止盈什么意思 基金止盈是全部賣出嗎
- 下一篇:國聯證券什么時候上市?國聯證券中簽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