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短期回調 不改變其強趨勢
上周生物醫藥指數下跌1.65%,板塊表現優于滬深300的4.39%的跌幅,維持強趨勢。本周、年初至今生物醫藥指數漲幅分別為-1.65%、49%,分別優于滬深300的2.7%、38%;本周疫苗、化藥制劑、中藥調整較小,醫療器械、商業及服務調整幅度較大;漲幅前三金達威(行情002626,診股)(+26%)、冠昊生物(行情300238,診股)(+23%)、健康元(行情600380,診股)(+11%),跌幅前三佰仁醫療(行情688198,診股)(-25%)、賽升藥業(行情300485,診股)(-24%)、寶萊特(行情300246,診股)(-22%)。2020年初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國內經濟,尤其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一定沖擊,醫療產業的確定性成為國內外資金追捧對象;但由于醫藥板塊位置高、估值貴、醫療基金收益率高,其板塊短期有所回調為正常,不改變其趨勢。
全球疫情升級,國內新冠疫苗研發已進入臨床III期
疫苗研發目前的五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病毒疫苗載體疫苗。全球疫情升級,新冠疫苗研發很可能是結束疫情新希望(行情000876,診股)。此次新冠疫情影響范圍廣,全球對相關疫苗的研發高度重視,新冠疫苗研發直至審批生產整個環節或將提速。目前國內眾多企業均參與到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中。海外進展: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合作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目前處于臨床三期階段,Moderna也即將進入三期臨床實驗階段。國內進展:國內研發進度較快的為康希諾、中科院武漢所及科興生物,已經進入三期臨床實驗階段。關注康希諾(6185.HK)、復星醫藥(行情600196,診股)(600196.SH)、智飛生物(行情300122,診股)(300122.SZ)等。
“三大因素+兩大邏輯”支撐醫藥產業中短期取得超額收益
醫藥板塊年初至今漲幅約49%(60支個股翻倍、萬泰漲幅15倍),僅次于休閑服務,其位置高、估值高,其板塊PE(TTM)約55倍,其中疫苗等生物制品、化藥分別為142倍、66倍,但我們認為:三大因素支撐醫藥產業中長期牛市;兩大邏輯刺激醫藥板塊7、8月份持續走強。“三大因素”: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已發生微妙變化,國內經濟以內循環為主;全球創新藥景氣度在持續高漲,TOP200、TOP100門檻提升;疫情不僅對醫藥防護有短期促進,還對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有深遠影響。“兩大邏輯”:醫藥板塊整體Q2業績同、環比增速好于Q1;醫藥板塊掙錢效應的正反饋。
百花齊放,疫苗、器械爭鳴,業績為王
網傳生物類似物、中藥等帶量采購,具有前瞻性、但短期內沒有明確結論;醫藥投資策略:百花齊放,疫苗、器械爭鳴,無論標的市值大小,業績驅動股價。重點推薦4大子產業:醫療器械、疫苗、創新藥、原料藥等。1)醫療器械:邁瑞醫療(行情300760,診股)、安圖生物(行情603658,診股)、新產業(行情300832,診股)、凱利泰(行情300326,診股)、威高股份、三鑫醫療(行情300453,診股)等;2)疫苗:康泰生物(行情300601,診股)、智飛生物等;3)創新藥:恒瑞醫藥(行情600276,診股)、復星醫藥、億帆醫藥(行情002019,診股)等;4)BioTech:信達生物、君實生物(行情688180,診股)等;5)原料藥:華海藥業(行情600521,診股)、仙琚制藥(行情002332,診股)、美諾華(行情603538,診股)等;
風險提示:藥品降價幅度超預期;疫情導致經濟衰退影響消費支出。
- 上一篇:螞蟻集團啟動上市 概念股橫空出世
- 下一篇:銅行業:供需共振 擁抱銅價上漲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