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后疫情時代 社融增速何時迎來拐點
1H2020新增貸款12.1萬億,預計全年新增貸款20萬億左右
1H2020新增貸款達12.1萬億,同比大幅多增2.4萬億,這體現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以支撐經濟盡快恢復增長。
隨著國內經濟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后疫情時代,針對疫情的寬松政策適時逐步退出。我們認為政策的退出或收緊是逐步的,不會一步到位大幅收緊,因而我們預計下半年新增貸款將由上半年的同比大幅多增轉為略微多增。
我們預計全年新增貸款20萬億左右。
10月份或是社融增速高點,全年社融有望超過34萬億
1H2020社融達20.8萬億,同比多增6.2萬億元,社融增速達12.8%,顯著高于2019年末的10.7%。1H2020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來自:對實體經濟的信貸(2.3萬億)、表外融資(4652億)、政府債券(1.33萬億)、企業債券(1.73萬億)。
隨著經濟增長的恢復,寬信用政策有所微調。不過,2020年政府債券凈融資預計同比多增3.6萬億,上半年多增1.33萬億,預計下半年將多增2.27萬億左右,政府債券發行量大,支撐社融增速進一步走高。后疫情時代,考慮到貨幣政策之微調,綜合政府債券發行節奏等因素,我們預計10月份社融增速將見頂于13.5%左右,11月和12月份將略微回落。
存款成本較剛性,下半年LPR利率或不變
截至2020年6月末,銀行負債中存款占比達72%,存款的成本決定了總體負債的成本。存款定期化,存款結構惡化使得存款成本抬升且成本較剛性。
1Q2020上市銀行整體負債成本率1.98%,較2019Q4下降3BP,我們預計主要是同業負債成本下降所致。考慮到負債以存款的結構以及存款成本的剛性,我們預計2020年上市銀行整體計息負債成本率1.95%左右,全年降幅不超10BP。
后疫情時代,國內經濟穩步復蘇,我們預計下半年MLF利率等構成的政策利率維持不變,LPR利率保持不動。隨著經濟增長接近疫情前水平,針對疫情的特殊政策逐步退出,我們認為2021年上半年政策利率有可能小幅上調。
投資建議:低估值與經濟復蘇共振,金融讓利短期略微壓制
上半年受疫情沖擊,資產質量承壓,疊加金融系統讓利壓力大,我們預計上市銀行中報業績或明顯承壓,可靜待中報落地后布局。低估值與經濟反彈共振,支撐銀行板塊估值合理修復。當前,A股銀行(申萬)指數僅0.71倍PB(lf),為歷史低位。下半年經濟復蘇有望緩解不良擔憂,支撐銀行股估值合理修復,特別是四季度估值切換值得關注。
個股方面,我們主推低估值且基本面較好的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興業銀行(行情601166,診股),關注成都銀行(行情601838,診股)、長沙銀行(行情601577,診股)、江蘇銀行(行情600919,診股)、常熟銀行(行情601128,診股)、張家港行(行情002839,診股)、招行等。
風險提示:金融讓利,短期盈利增速明顯下滑;疫情導致資產質量顯著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