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停潮!疫苗連傳好消息 關注三大投資機會
新冠疫苗研發,好消息不斷。
7月20日,復星醫藥(行情600196,診股)新冠mRNA疫苗獲批臨床;
7月21日,康希諾(行情688185,診股)新冠疫苗II期臨床結果公布,效果顯著;
7月22日,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新冠疫苗是國藥集團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齊頭并進研發的,應該說已經成功了。目前已經進入最后一個階段——三期臨床試驗,年底前應該可以上市。
7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簡稱《通知》),敲定了下半年醫改的重點任務——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完善藥品耗材采購政策等。
受上述利好提振,A股疫苗板塊周四再度走強。截至收盤,復星醫藥、康華生物(行情300841,診股)、海正藥業(行情600267,診股)、西藏藥業(行情600211,診股)、海利生物(行情603718,診股)、冠昊生物(行情300238,診股)、君正集團(行情601216,診股)等漲停,遼寧成大(行情600739,診股)、沃森生物(行情300142,診股)、智飛生物(行情300122,診股)等漲幅超8%。
圖片來源:Choice
醫改下半年重點任務敲定
《通知》涵蓋了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以及統籌推進相關重點改革等六方面26條細則。
其中提到:
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和移動實驗室。堅持中西醫并重,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加強藥品和醫療防護物資儲備,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推進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改造,推動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
完善藥品耗材采購政策。有序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試點。鼓勵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藥品貨款。指導地方全面執行中選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采購、配送和使用政策。制定改革完善藥品采購機制的政策文件。指導地方完善新冠病毒檢測相關集中采購、醫保支付等政策。
推進分級診療和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社區醫院建設,做細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城鄉社區醫療服務能力,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強化基層衛生防疫。深化縣域綜合醫改,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促進“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推動落實對鄉村醫療衛生人員的服務收入多渠道補助政策。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完善國家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促進醫藥衛生管理和服務模式的重塑。支持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機構給予扶持。制定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
第三輪集采漸行漸近
集采將是下半年醫改的重頭戲。《通知》提出,有序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試點。
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診股)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通知》的下發,意味著下半年國家層面的集采擴面,特別是規范化、常態化的高值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進入全面落地實施階段。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史立臣表示,參考藥品帶量采購,未來高值耗材帶量采購也會從數量大、價格談判空間大的品種入手進行試點。
在藥品的集采方面,近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開展部分藥品相關基礎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部分藥品基礎信息采集工作,86個品規的藥品進入此次信息采集范圍。
張立超認為,受益于集采擴面的大環境,將有愈來愈多的藥品、制劑和耗材加入集采行列。在此次信息采集工作做好之后,第三輪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就可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關注三大投資機會
渤海證券表示,雖然目前醫藥指數處于高點,但醫藥的確定性決定了其仍是稀缺資源,可從以下幾個方向尋找投資機會:創新型疫苗企業(智飛生物、康泰生物(行情300601,診股)和沃森生物);新一輪醫療器械采購周期即將展開(邁瑞醫療(行情300760,診股)、開立醫療(行情300633,診股)、安圖生物(行情603658,診股));創新藥研發龍頭恒瑞醫藥(行情600276,診股),以及創新產業(行情300832,診股)鏈上的藥明康德(行情603259,診股)、泰格醫藥(行情300347,診股);消費升級標的歐普康視(行情300595,診股)、長春高新(行情000661,診股)等。
平安證券建議,遵循醫藥中長期創新邏輯選股,具體包括:創新藥產業鏈標的如凱萊英(行情002821,診股)、藥石科技(行情300725,診股)、泰格醫藥;加大創新藥平臺投入的科倫藥業(行情002422,診股)、麗珠集團(行情000513,診股);高端醫學影像產業鏈,如核醫學龍頭東誠藥業(行情002675,診股)和碘造影劑龍頭司太立(行情603520,診股);醫療消費升級賽道,可關注通策醫療(行情600763,診股)、愛爾眼科(行情300015,診股)、美年健康(行情002044,診股)、正海生物(行情300653,診股)等。
互聯網醫療信息化方面,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家財政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政策發力下,醫療信息化建設快速展開,相關上市公司也在加快布局。衛寧健康(行情300253,診股)、創業慧康(行情300451,診股)、東軟集團(行情600718,診股)等公司已獲得大量訂單。預計未來幾年,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