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空間打開 成上市龍頭藥店必爭之地
政策驅動和市場拉動之下,包括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線上問診平臺、醫藥電商、醫療信息化服務商、藥企等在內的企業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布局互聯網慢病管理生態圈。實際上,慢病管理在上市龍頭藥店的收入話語權日漸提升。雖然網上藥店業務整體增長趨緩,常見病、慢性病及非處方藥銷售增長快于非治療類產品。
“重拾”慢病管理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醫療保險管理局發布擴大部分門診特殊慢性病定點醫藥機構范圍信息,于7月1日起系統性紅斑狼瘡由1家定點醫院擴大至5家,分別為武警內蒙古總隊醫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中醫醫院。帕金森由1家定點藥店擴大至3家,分別為立安大藥房、京遠大藥房、國大藥房一門店。
而關于慢病病種目錄,各地規定略有差異,但是大部分病種都是雷同的。慢性病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典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據統計,2019 年我國有近 2.9 億心血管病患者與 1 億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數十分龐大。
另外,在線上藥店層面,政策上也積極提升慢病管理在互聯網醫療中的份額。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7月15日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其中要求規范推廣慢性病互聯網復診、遠程醫療、互聯網健康咨詢等模式。支持平臺在就醫、健康管理、養老養生等領域協同發展,培養健康消費習慣。
濟南市醫保局日前印發通知,就《濟南市促進互聯網醫保健康服務發展的若干措施》公開向社會征集意見。意見征集時間為7月10日至7月16日。《措施》提出,開展慢性病互聯網線上醫保支付服務,以及將互聯網醫院部分慢性病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空間打開
在疫情催化、政策驅動和市場拉動之下,包括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線上問診平臺、醫藥電商、醫療信息化服務商、藥企等在內的企業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布局互聯網慢病管理生態圈。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老齡化趨勢逐步加快的背景下,破解慢性疾病快速增長的防控問題已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核心訴求,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的空間將突破2000億元規模,增長潛力巨大。
“互聯網+醫療健康”系列政策促使行業創新模式逐漸豐富,提高了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線上咨詢、診斷、處方、藥品、康復管理已構成全流程服務體系。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網上藥店業務整體增長趨緩,常見病、慢性病及非處方藥銷售增長快于非治療類產品;線上藥品批發平臺增多,B2C平臺也開始批發業務;B2B業務增長迅速,部分平臺交易量增長超過100%。
實際上,慢病管理在上市龍頭藥店的收入話語權日漸提升。以一心堂(行情002727,診股)2019年的經營數據為例,醫保店數量占比提升快速,特慢病藥房貢獻加大:2019年公司醫保店數量占比達83.32%,較18年提升3.6%;其中西南提升3.5%,華北提升7.8%,醫保申請難度最大的華東地區更是提升了23%至33.3%。醫保刷卡銷售額占比達到41%。
2019年一心堂開通各類慢病醫保門店477家,主要在云南,慢病醫保門店對門店整體銷售貢獻率為10.43%,單店最高貢獻率達到84.12%,整體慢病交易金額、交易次數同比均有30%以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