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陸續開門營業 電影行業回暖在望
繼文旅部逐步放開跨省游后,文化市場再迎利好。上周,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消息一出,大批新片紛紛宣布檔期,一些經典影片也將輪番上映。電影業或將走出寒冬,迎來復蘇。
上半年影業虧損連連
1月中下旬,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影院陸續宣布暫停營業,《姜子牙》、《奪冠》、《熊出沒》等七部春節檔影片相繼撤出春節檔或延期上映,此后全國影院按下暫停鍵,一停近半年。
近日,華誼兄弟(行情300027,診股)、光線傳媒(行情300251,診股)、萬達電影(行情002739,診股)、北京文化(行情000802,診股)、金逸影視(行情002905,診股)等影視業公司先后披露上半年業績,華誼兄弟預虧3.2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2.77億元;光線傳媒預計凈利潤8500萬元-1.05億元,同比下滑約95%;萬達電影預計凈利潤為4.81億元-6.19億元,同比下降55%-65%;北京文化預虧4800萬元-6800萬元;金逸影視預計虧損3.1億元-3.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5519.06萬元。
萬達電影方面表示,公司下屬影城陸續停業,主投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視劇拍攝進度也有所延遲,成本費用卻仍需支出,導致預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金逸影視則表示,公司旗下影院全部暫停營業,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經營收入。
影院陸續恢復營業
好在,電影業的虧損情況近期或迎來改善。
上周,國家電影局發布《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具體要求主要為:影廳座椅扶手、3D眼鏡等每場消毒一次;未戴口罩和體溫37.3度以上不得進入;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日排片減至正常時的一半,每場不超兩個小時;售票方式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交叉隔座售票,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
消息一出,大批新片紛紛宣布檔期,一些經典影片也將輪番上映,包括《中國合伙人》、《流浪地球》、《十二生肖》、《尋夢環游記》、《復仇者聯盟》系列等。
另一方面,除了在影院排片上檔外,不少電影將首映放在了線上。7月13日,愛奇藝與巨人影業、星皓影業共同宣布,根據同名游戲改編的奇幻動作冒險電影《征途》正式定檔7月24日愛奇藝獨家上線。
上座率成影院關心焦點
不過,雖然《通知》公布后,影迷與影業人士一片歡呼,但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現實情況的擔心。
有觀點認為,由于疫情管控對上座率有不超過30%的硬性要求,但影院開門營業后,人工開支、門店租金成本都將增加,影院或將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30%的上座率限制可能影響相對有限。中原證券(行情601375,診股)分析師劉冉認為,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黃金時段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平均上座率分別為21.49%、18.52%、15.96%及12.84%,均低于30%,如果加上非黃金時段的上座率,這一數字則還會低5-7個百分點左右。雖然減少日排片數量至平日的一半以及上半年部分影院的關閉可能會增加現存影院的單場上座人次,但總體來看,30%的上座率限制對于單場票房產生的影響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