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強縣出爐!《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全面解讀(2)
3、百強縣總體處在工業化后期,科技創新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
百強縣人均GDP為11.09萬元,僅次于江蘇,遠超廣東、浙江、山東等發達省和全國平均水平,按照錢納里工業化進程階段劃分,處于工業化后期。從產業結構水平看,百強縣的三次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增加值《10%,且第二產業比重》第三產業比重,也處于工業化后期。如何引導中國縣域從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導轉向到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導,進而到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導,是處在工業化后期的中國縣域在新形勢下應當積極把握的機遇。
4、百強縣初步擺脫投資依賴,“三駕馬車”協調驅動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百強縣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4.59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5.6%,低于當年全國平均水平(56.6%)。百強縣中,僅4個縣的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大于100%,42個縣介于50%-100%之間,54個縣小于50%,表明百強縣初步告別投資依賴,轉向投資、消費、出口協調并重的經濟結構。
5、百強縣消費旺盛、要素吸附能力強,富民和強縣并舉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現實目標
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百強縣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8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4萬元,比當年全國水平分別高出26%、13%、59%。百強縣2019年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9萬元,比2.94萬元的當年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5.5%,充分體現了百強縣對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與成效。
百強縣對資金和人口的吸引能力顯著提升。百強縣2019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10.92萬億元,與山東省相當。百強縣排名越靠前的縣域人口密度越高,對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