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半年關閉近兩千家 銀行網點怎么了?

      此前行家曾在《魔都券商地圖》一文中戲謔的表述:上海中心城區券商分支機構的密度,已經超過地鐵站。

      同為金融行業,要說網點數量,券商與銀行相比,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長期以來,遍布各處,數量繁多的網點,曾經是我國銀行業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的一大特點。

      然而,你有沒有注意到,身邊的銀行網點越來越少了?

      以行家為例,前陣子拿到了新版社保卡,想要去激活,卻發現附近數公里內都沒有網點。這是怎么回事?

      銀行網點的消失

      據媒體報道,銀行網點“收縮”的趨勢日益明顯。

      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顯示,在7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內,全國已有34家銀行網點終止了營業。截至7月27日,今年全國共有1,730家商業銀行網點關停。

      半年關閉近兩千家,銀行網點怎么了?

      六家國有大行網點對比,券業行家制圖

      來源:上市銀行年報

      行家梳理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得知,六家國有大行合計減少836個網點,其中農行和工行減少的網點數量最多,分別為232家和220家。而員工數量方面,六大行合計減少了1.15萬人。

      是什么原因導致銀行網點紛紛關停?未來,實體的網點會消失嗎?

      離柜業務的增長

      銀行網點數量不斷減少的背后,離柜業務率走高是重要原因。

      據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銀行業的離柜率在不斷攀升。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均離柜業務率達89.77%,相比2018年的88.67%提高了1.1個百分點。而在7年前,銀行業平均離柜業務率還僅為63.23%。

      所謂銀行離柜率,是指客戶離開柜臺辦理的業務量與銀行總業務量的比率。這一比率越高,說明銀行業務對營業網點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相應的,通過網絡、移動支付和電子自助渠道辦理業務的客戶越多。

      目前,多家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柜面交易替代率在90%以上。換言之,目前有接近九成的業務可以在柜臺以外辦理。

      同時,電子銀行交易額增長迅猛。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達1637.84億筆,同比增長7.42%,交易金額達1657.75萬億元;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達1214.51億筆,交易金額達335.63萬億元,同比增長38.88%;電商平臺交易筆數達0.83億筆,交易金額達1.64萬億元。

      參與競爭的還有互聯網巨頭。騰訊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微信支付月活用戶超過8億,目前微信的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躍商戶超過5000萬。與此同時,銀行網點的個人柜面業務占總業務量的比例已不足5%,且仍在持續下降。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互聯網和信息科技為手機銀行、智能客服等服務方式提供了強大支撐,一部手機就相當于一個支行,95%以上的零售業務可通過手機辦理;越來越多客戶偏愛數字化、移動式的服務體驗,銀行網點難以滿足客戶隨時隨地獲取服務的需求。

      如今的銀行網點更像是為解決“疑難雜癥”而設,只有遇到不能在線辦理的業務——比如開戶、掛失、貸款等,人們才會選擇跑一趟營業廳,尋求柜臺或大堂經理的幫助。

      有分析人士認為,因為社區銀行的數量有上限,當周邊居民不足以讓其維持盈虧平衡時,這個銀行網點就可能被關停。

      數字貨幣的進程

      銀行網點的大部分業務都為現金業務,但在互聯網支付的快速發展下,無紙幣支付顯然更有優勢。加上今年以來的新冠疫情,更是讓無紙幣交易加速普及。

      廣州農商銀行戰略企劃部研究員尹義華認為,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后,網點業務下降更加明顯。如果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紙幣的使用,將大大降低客戶到網點辦理現金業務的需求,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網點業務量下降40%,這將會對銀行物理網點經營提出很大的挑戰。

      麥肯錫研報認為,向智能網點轉型能顯著提升銀行利潤。而交易向線上遷移、自助服務技術以及縮小網點布局等也能實現降本增效。

      在大趨勢下,未來物理網點數的減少仍將持續下去。

      來自研報的觀點

      從“跑馬圈地”到關停瘦身,銀行網點的快速收縮是否意味著在未來,它們會消失呢?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王滿倉表示,銀行傳統網點調整雖然是趨勢,但不會徹底消失。因為線下網點與客戶互動價值難以被替代,特別是一些中小銀行,在知名度和獲客方面難以與大銀行相匹敵,需要網點作為物理載體更近距離地接觸客戶。除了部分業務必須在線下辦理外,還有部分中老年人以及不會使用線上工具的客戶也需要線下的網點。

      有研究數據表明,國內30%用戶只通過手機銀行獲取銀行服務,但此類客戶對銀行收入貢獻最低,而使用線上、線下多渠道獲取銀行服務的客戶所貢獻的平均收入為前者的數倍。而且一旦銀行網點過快裁撤還會降低對特定群體,比如老年人的服務質量。

      此前,粵開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曾有過深度研究:

      從受眾群體上來看,未來銀行網點的重點服務客戶可集中在兩類人身上:一是中老年客戶,他們對互聯網和電子銀行的接受度和信賴度都比較低,更容易接受實體網點的服務。二是對服務要求較高的高凈值客戶,他們對銀行產品和服務的要求比較多樣化,面對面的溝通更容易傳達和了解需求。

      從網點類型來看,社區支行是目前各銀行瘦身的重點。,社區銀行方便了周邊居民生活,讓更多人享受到基礎金融服務。要通過網點智能化改造或智慧銀行建設,讓柜員由“操作型”向“營銷服務型”轉變,為客戶提供好的體驗。

      泛功能化的轉型

      網點的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趨勢。

      未來,銀行物理網點何去何從?

      尹義華指出,銀行應主動優化相關業務結構,只保留必須的線下業務,在客戶結構上,未來承接的服務客戶群體主要是中老年客戶,網點未來的定位需要重點考慮;在區域分布上,城區網點業務量已經相對較小,而城郊或者鄉鎮核心網點業務量很大,鄉鎮將是物理網點服務的重點區域。

      近年來,多家商業銀行推出了多種線上金融服務,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大顯身手”。同時,推動網點向輕型化、智能化、場景化轉型,加快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提高輻射能力和服務張力,為客戶提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的服務。

      金融壹賬通智能風控總經理施奕明舉例說,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實現數字化。以往銀行面審環節都是在線下網點進行的,對于一些年輕客戶來說,這樣的方式體驗感特別不好,現在可以用遠程視頻面審、微表情反欺詐、智能問答等,替代原來的現場面審環節,不僅加強了體驗,也提高了效率。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施奕明認為,5G具有的高速度、低功耗、安全性高等特性,使任何地點都能提供金融級別的服務。以全息投影為代表的虛擬客服使用比重也會越來越高。

      如此一來,專門的銀行網點將可能繼續瘦身,而咖啡店、茶坊、商場、餐廳等日常生活的線下場景將會帶有金融屬性,可以提供金融級別的服務。金融服務將會在一個消費者喜歡的環境中,實現更加個性化和便捷化。

      中國郵政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張勃博士說,根據美國的調查數據,銀行網點的總量并沒有顯著減少,雖然部分業務由線下轉至線上,但網點作為銀行營銷的實體渠道,對銀行、對客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

      網點通過智能化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創新業務發展、收集客戶數據,通過輕型化來提供非金融功能,打造“泛功能化”網點。

      銀行也將線下網點由“千點一面”逐步向“一點一策”轉變,建立合理的網點轉型規劃方案,結合銀行發展戰略、網點客戶人群特點、網點自身資源稟賦,將網點分類,發揮網點特長,實現網點資源價值。

      “長遠來看,網點會面臨一個陣痛調整的過程,那些善于抓住機遇、努力改變自己適應市場環境的銀行有望抓住機遇獲得更好的發展。”李奇霖說。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疏勒县| 塔城市| 抚宁县| 农安县| 雷波县| 泾阳县| 仙桃市| 阿尔山市| 德庆县| 凉城县| 肃宁县| 莎车县| 玉树县| 岳池县| 松滋市| 定襄县| 梧州市| 沁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竹溪县| 辛集市| 洪江市| 安福县| 弥勒县| 舒城县| 龙州县| 德州市| 甘德县| 潼南县| 武宣县| 浑源县| 英吉沙县| 公主岭市| 木里| 安福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安县| 高平市| 白水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