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請留步!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 外資積極加倉這些股
外資凈流出被認為是誘發7月中旬以來調整的重要因素,目前滬指持續在3400點下方震蕩,北向資金的下一步動向被市場高度關注。
數據顯示,7月14日,北向資金當日凈賣出174億元,A股由此開啟了震蕩調整模式,在過去17個交易日的時間,北向資金13個交易日出現凈買出,僅有4個交易日凈買入。日內交易總體以凈賣出為主。7月14日以來,北向資金階段性凈流出550億元。
不過外資調倉的可能性較大,在上述期間,深股通僅有8個交易日凈賣出,9個交易日則為凈買入。滬股通則是13個交易日凈賣出,4個交易日凈買入。
從歷史來看,北向資金大幅進出通常對于大盤有領先作用。7月底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出明顯趨緩,外部市場和人民幣的表現可能帶動北向資金回流。
歷史上北向資金5次明顯流出
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診股)認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共有5次明顯流出,本次和發生在2019年一季度“旺春行情”過后北向資金兌現盈利的情況較為相像。2019年一季度A股出現“旺春行情”,滬深300指數從不到3000點上漲至4100點,漲幅超過35%,創業板指從1200點附近上漲接近1800點,漲幅接近50%。隨著指數不斷攀升,北向資金逐漸兌現浮盈,在52個交易日內流出超過760億元。而今年4月份以來,滬深300上漲了約40%,創業板指上漲了約60%,市場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壓力,不難料想外資將選擇動用部分浮動籌碼兌現盈利、落袋為安。
統計目前陸股通持股市值前50個股托管機構情況,發現整體來看,這些個股的托管機構仍以國際型銀行為主,其背后資金的“長錢”屬性相對更多,其持股也相對會更加穩定。而類似海螺水泥(行情600585,診股)、藥明康德(行情603259,診股)、廣聯達(行情002410,診股)的托管機構中國際投行占比相對較多,相對來說可能部分“短錢”等交易型更多一些。但整體而言由于短期A股市場走的過快、過強,部分海外的“長錢”可能出現兌現部分浮盈的操作,部分海外的“短錢”主題性資金可能會進出更快一些,所以從陸股通數據層面上來看,可能波動性會較前期更強一些。
美股、黃金大漲有助刺激風險偏好人民幣走強有利于外資回流
美股三大股指在周三全部錄得上漲,其中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再創歷史新高,盤中首次突破了11000點關口。
倫敦現貨黃金上漲1%至2037.7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年初至今金價累計飆升逾34%。
人民幣匯率方面,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近期持續走強,最新報6.9375,三季度以來累計上漲1331點,漲幅1.88%,其中8月以來上漲524基點,漲幅0.75%。
東方金誠認為,美國疫情二次爆發并不斷觸及高點,市場對美經濟預期下修,對美元指數帶來一定承壓,短期內,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人民幣波幅擴大將成為一種正常狀態。隨著美元避險需求下降,中國宏觀經濟態勢良好及中美利差保持高位,跨境資金有望總體保持凈流入狀態,從而對人民幣匯價進一步上行提供支撐。不過,中美關系的不可預測性和復雜演化將壓制人民幣匯價升值幅度。未來中美關系對人民幣匯率的邊際影響將處在相對可控的合理區間內,人民幣匯率有望在波動中向升值方向進一步試探。
興業證券認為,市場急漲后兌現浮盈、中美關系又現波瀾是近期外資快速流出主要原因;目前陸股通持股市值接近2萬億,短期幾百億的調倉操作實屬正常;在已經兌現了很大一部分浮盈的基礎上,未來北向資金繼續快速大規模流出的可能性較小。
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認為,新一輪美元貶值周期或持續1-2年,類比2008年底-2009年首輪量化寬松期間的情形。美元走弱將加速國際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帶動新興市場資產價格上行。新興市場資金流入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外資流入對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有著重要的影響。美元貶值將驅動海外投資機構加快資產配置多元化,中國經濟恢復相對領先,全球資金將加速流入中國市場。A股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越來越多境外投資資本持續看好中國基本面,加倉以A股為代表的人民幣資產,預計下半年A股市場或迎來3000億左右的北上資金流入(上半年流入規模不到1200億)。
北向資金近期調倉動向
數據顯示,近5個交易日,北向資增持股市值上升前5個行業分別是:汽車、水泥建材、農牧飼漁、化工、釀酒,其中汽車、水泥建材、農牧飼漁、化工金額分別為14.71億元、13.77億元、12.21億元和11.02億元。
其中農牧飼漁、水泥建材、汽車依然是外資持股市值增加前3名。增持金額分別為20.27億元、19.18億元、16.20億元。釀酒行業則凈賣出40.91億元。
從一個月的時間跨度來看,機械、醫療、水泥建材、輸配電氣、專用設備、農牧飼漁持股市值增加居前,分別為33.97億元、24.78億元、15.96億元、15.77億元、11.22億元、11.15億元。釀酒板塊持股市場減少147億元、醫藥制造則減少45億元。
總體而言,前期外資對釀酒為代表的白馬股進行了明顯減持,近期減持力度趨緩并出現資金回流。汽車、水泥建材、農牧飼漁、化工為代表的周期股則是外資階段性加倉的主要方向。
從個股來看,福建水泥(行情600802,診股)、廣和通(行情300638,診股)、湯臣倍健(行情300146,診股)、信維通信(行情300136,診股)、羅欣藥業(行情002793,診股)、捷成股份(行情300182,診股)、中穎電子(行情300327,診股)、領益智造(行情002600,診股)、塔牌集團(行情002233,診股)外資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提升超過2%,中鋁國際(行情601068,診股)、京新藥業(行情002020,診股)、協鑫能科(行情002015,診股)、美盈森(行情002303,診股)、再升科技(行情603601,診股)、中國出版(行情601949,診股)、國聯股份(行情603613,診股)、帝爾激光(行情300776,診股)、寶豐能源(行情600989,診股)、隆平高科(行情000998,診股)、華新水泥(行情600801,診股)、洲明科技(行情300232,診股)、威派格(行情603956,診股)、航發控制(行情000738,診股)、昆藥集團(行情600422,診股)等外資占流通股的比例提升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