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斗魚虎牙合并會是怎樣?斗魚虎牙合并意味著什么?(2)
推進虎牙與斗魚的合并,是一起典型的頭部玩家“二合一”,而騰訊早已諳熟此道。
用相似的方式,騰訊屢試身手。2016年,中國移動音樂平臺的三大玩家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被合并。2017年,在線票務市場的主要玩家,微影時代與貓眼電影合并,兩者背后都站著騰訊。2017年,騰訊還曾推進共享單車行業摩拜和ofo的合并,不過最終未成。
游戲直播賽道,騰訊一直虎視眈眈。
游戲業務是騰訊重要的營收版塊,騰訊不僅開發和代理游戲,也控制著游戲的下載渠道和登錄入口,游戲直播則是拼圖之一。
騰訊曾大力發展龍珠直播,但在2017年3月被蘇寧以3.2億美元收購,同時企鵝直播的發展也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通過投資控制賽道成為騰訊的選擇。
經歷了直播大戰后,熊貓直播停運,王思聰退場,游戲直播行業的分水嶺已經出現,虎牙和斗魚這兩位頭部玩家,占據了行業的絕大多數份額。
據《2020年中國游戲直播行業市場規模及用戶規模分析》顯示,目前斗魚和虎牙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6.5%和45.9%,其他平臺的市場占有率均在10%以下。
經歷了多年的競爭,虎牙和斗魚雖然形成了不同的特點,虎牙占據了品牌優勢和中腰部主播資源,斗魚則靠著頭部主播和賽事資源支撐。
但雙方在業績表現等方面并沒有拉開差距,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用戶屬性和規模,都具有相似性。而在增長放緩之時,也同時瞄準了直播電商拓展多個業務線,不過最終都沒有起色。
對騰訊而言,繼續競爭只會增加內耗。2018年,斗魚、虎牙傳出IPO前后,虎牙曾斥巨資挖來了斗魚的拳師7號、擼管飛、辛巴等一眾主播。
走向合并,顯然更利于整體的發展。而兩者的業務相似性更給合并減少了難度。
據媒體報道,騰訊內部人士指出,推動斗魚虎牙合并的背后, 是騰訊近年來對戰略投資企業的管理收緊以及騰訊在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領域的焦慮。
尤其是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抖音撐起流量和營收的同時,其游戲布局還在持續加碼,字節跳動不僅自研重度游戲、爭奪頭部游戲版權,還擴展了電競賽事等業務。
騰訊急需一些改變,來緩解如今被字節跳動、快手、B站追趕的壓力,而虎牙和斗魚合并正是改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