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又漲了為啥?中國2020年豬肉產量預計下降20%
據新華社報道,近期豬肉價格又漲回到接近60元/斤,多地豬肉價格連續上漲。
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全國豬肉平均價格從5月份第4周(采集日為5月27日)的45.98元/公斤,連續漲至7月份第5周(采集日為7月29日)的55.50元/公斤。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本輪豬肉價格上漲主要由于消費拉動,也受到了天氣變化等因素的助推。在消費方面,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豬肉消費潛力加速釋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6.8%,6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5.2%,預計后期餐飲業豬肉消費仍將保持增長勢頭。多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生豬產業總體供需關系仍然偏緊,但穩產保供、穩定“肉盤子”的利好因素較多。
生豬:產能緩慢復蘇 8月價格料維持高位運行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認為,目前國內生豬市場呈現產能修復與非瘟并存的格局,復養過程中三元雜留種大幅增加,促使母豬存欄恢復快于生豬存欄變量,高補高淘的模式貫穿整個養殖市場,因大型養殖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及防疫能力偏強,生豬復養進程快于中小散戶,當前市場養殖效益仍處高位,疊加政府鼓勵措施的支持,養殖端補欄積極性較高,需求端受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疊加高價抑制消費,消費端改善仍偏緩慢,生豬市場產需缺口趨于逐漸緩解。
生豬市場產能修復與非瘟并存
非洲豬瘟疫情將大部分產能較落后的養殖企業淘汰出局,而生豬供應缺口也因此被明顯放大,2018年8月3日,遼寧省沈北新區發現首起非洲豬瘟疫情,生豬存欄從2018年11月開始連續下降,到2019年10月累計下降四成以上,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樣持續下降,直到2019年10月出現上升。受非瘟疫情影響,2019年全年豬肉產量同比下降21%,預計2020年豬肉產量下降20%。
截至目前非洲豬瘟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非洲豬瘟疫情零星發生,仔豬調運查出非洲豬瘟陽性率高,散戶補欄受高價與疫情干擾相對謹慎,7月南方暴雨,加上高溫高濕環境令非瘟疫情發生頻次增加,疫情雖有所抬頭,但仍未改變能繁母豬與生豬恢復態勢。未來生豬市場非瘟疫情將處于可控范圍內,生豬市場產能修復與非瘟并存,隨著養殖企業防疫等措施的提高,疫情可控背景下對價格影響也將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