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變局:國資出手紓困接盤18家公司 東方園林等多家公司經營大幅改善
●長江商報記者沈右榮
“國資大力支持,公司千方百計保現金流,終于挺過來了!”8月6日,華中一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如果公司擴張的步子再大一點,或許在去年去杠桿中就活不下來。
2015年以來,曾經火爆的環保概念引資本爭相涌入。然而,行業形勢風云突變,一些資本深陷其中。所幸國資及時伸手紓困,令其轉危為安。
據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統計,近年來,相繼有國禎環保(行情300388,診股)、碧水源(行情300070,診股)、東方園林(行情002310,診股)、富春環保(行情002479,診股)等18家民營環保類上市公司已經或正在推進易主,接盤者均為國資,其中以地方國資為主力。此外,還有部分環保公司引入國資作為戰略投資者。
國資通過接盤方式紓困,讓不少環保公司“起死回生”,經營大幅改善。東方園林預告,預計今年二季度扭虧為盈。碧水源則預計上年盈利億元左右,同比勁增2倍至3倍。
8月7日,一家環保上市公司董秘向長江商報記者稱,2015年以來,環保政策頻繁出臺,推動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然而,一些企業有些激進,紛紛采用PPP模式推進產業布局、搶占市場份額。2018年以來,隨著去杠桿的推行,加上自身對行業及PPP模式認識不足,以及PPP持續規范,讓行業內部分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
分析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指出,國資出手紓困,一方面穩住了環保類上市地位,有效保障相關項目順利推進,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國資逆向參與混改,實現產業布局及國有資產保值升值。
國資頻頻伸援手助力脫困
在民營企業發展遭遇困境之時,國資果斷出手,助力續命脫困。
今年7月22日早間、晚上,A股公司博天環境(行情603603,診股)(603603.SH)接連發布公告,均涉及公司易主事宜。當日早間,公司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匯金聚合正在與中山國資委旗下的中匯集團洽談表決權委托及其他相關事項,該事項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當日晚間,公司公告稱,中匯集團與博天環境、匯金聚合及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中金公信簽署了系列框架協議,中匯集團有意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收購公司部分股份,并參與公司定增、接受匯金聚合所持公司部分股票的表決權委托、以及匯金聚合后續放棄部分股票表決權等方式,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將合計擁有公司25.84%的表決權,中山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今年6月中旬,博天環境曾公告稱,擬通過股權轉讓和委托表決權方式將控制權轉讓給青島融控,青島國資成為公司實控人,但最終協議未能實施。
博天環境主營業務為水環境解決方案(工程總承包)的綜合服務,2017年2月17日登陸A股市場,實控人為趙笠鈞。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在水務環保l領域的上市公司,籌劃易主的不在少數。
2019年10月,因發債融資失敗,行業龍頭企業東方園林原實控人何巧女通過轉讓股權等方式讓出控股權,北京朝陽國資委接盤入主。
同在去年10月,主營環保設備及材料的華控賽格(行情000068,診股)宣布易主,山西國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通過受讓股權等方式入主。
今年開市第一天,寶馨科技(行情002514,診股)公告,通過受讓股權及接受表決權委托,鹽城高新區投資集團獲取公司26.46%的表決權,成為控股股東,實控人變更為鹽城市政府。
今年3月12日,明星公司碧水源公告稱,中國城鄉與文劍平、劉振國、陳亦力、周念云等簽署協議,將成為碧水源第一大股東,國務院國資委將成為實控人。
當月18日,安徽合肥環保公司國禎環保宣布,控股股東國禎集團擬向央企中國節能協議轉讓其所持公司部分股權,并將所持部分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中國節能行使,交易完成后,中國節能將成為控股股東,實控人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除了國禎環保,中國節能接盤了鐵漢生態(行情300197,診股)。今年4月20日,鐵漢生態公告,通過參與定增、股權協議受讓等方式,中國節能將入主鐵漢生態。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短短一個月擬入主兩家環保公司,中國節能需拿出約30億元真金白銀。
今年7月,雪浪環境(行情300385,診股)也宣布易主,常州市的新蘇環保耗資約6億元入主,常州市新北區政府將成為實控人。
類似易主的公司還有中建環能(行情300425,診股)(原環能科技)、中金環境(行情300145,診股)、興源環境(行情300266,診股)、清新環境(行情002573,診股)、康達環保、錦江環境、三聚環保(行情300072,診股)、美晨生態(行情300237,診股)、富春環保等多家公司。此外,東江環保(行情002672,診股)在2016年就宣布易主國資。
綜上所述,約有18家環保公司實現或宣告推進易主。
不僅A股公司,新三板公司也有宣布易主。山東環保、新之環保相繼在2016年、2018年實現易主。
碧水源上半年凈利增約3倍
國資紓困接盤,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活下來了,而是有多重利好。
縱覽上述國資紓困,主要有三個途徑,或者說三個階段。一是通過受讓股權、接受股份表決權委托等方式,入主上市公司。二是國資參與定增、提供借款等途徑,為上市公司增信,增強流動性。三是提供資源,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資源戰略協同,從而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目前,上述18家環保公司,大部分處于第一階段。當然,提供借款、產業協同等,有的幾乎是同步進行。
截至目前,有了國資紓困,不出意外,上述18家公司基本上無退市之憂。與之相對的是,經營陷入困境、財務壓力、大股東占用資金的環保公司,如神霧環保已經退市,神霧節能退市命懸一線。凱迪電力、天翔環境已經暫停上市,盛運環保已經是盛運退(行情300090,診股)。
那么,這18家環保公司經營情況如何呢?
東方園林,中國園林第一股,專注于環保、生態及循環經濟三大核心業務。去年,北京朝陽國資委控股后,公司主體及債券信用評級上調,主體信用等級AA+級,并調整評級展望為穩定,部分債券信用調升為AAA級。朝陽國資委還對部分債券進行擔保。與此同時,公司經營快速恢復。
此外,國資入主時曾表示,東方園林與朝陽區具有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條件,通過結構調整和產業協同,構建朝陽區屬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環保產業集團之目的。
去年前三季度,東方園林虧損8.86億元,最終全年盈利0.52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2.87億元,同比下降6.70%,而上半年,公司預計凈利潤為-2.10億元至0.50億元,以下限看,二季度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去年4月易主國資的清新環境,逐步向好。去年9月,公司獲四川國資體系8億元借款,用于支持短期流動性。今年上半年,公司還獲得了銀行授信,在國資擔保下,成功發行8億元綠色公司債券。此外,國資股東在業務方面也為清新環境提供協同。
國禎環保的經營較為穩定。上半年,公司預計盈利1.56億元至1.72億元,同比增長0%至10%。公司稱,二季度經營業績較一季度明顯改善,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仍有增長。
經營業績增長幅度最大的是碧水源。根據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碧水源實現盈利9919.68萬元—10692.64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576.54萬元,同比增長285%-315%,增幅在3倍左右。
碧水源主要從事污水處理與污水資源化技術的開發應用。公司稱,上半年,通過對商業模式調整,重點加強核心產品銷售,取得了較好經營成果,公司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幅。盡管公司及部分控股子公司業務由于新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但公司通過加強對現有項目管理及運營等,結合與中國交建(行情601800,診股)及中國城鄉的協同效應進一步釋放,使得業績穩步上升。
2019年,中交集團基建建設業務中市政及環保新簽訂單同比增長30%,達到3462億元,占比提升至41%。
分析認為,定增正式落地后,碧水源有望成為中交集團市政與環保板塊的中堅力量,背靠集團資源打開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