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十周年演講完整版回顧:《一往無前》演講全文一覽(2)
這中間出了一件大事: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核電廠泄漏,全世界風聲鶴唳。
咋辦?去還是不去?夏普總部在大阪,雖然核輻射的影響不大,畢竟是核輻射,大家還是很恐慌。
能見到夏普高層的機會實在難得,我們還是下決心飛大阪,最后我們三個創始人一起去的。
我們上了飛機,才發現整個機艙都只有我們三個人。到了夏普,整個大樓空空蕩蕩的,只有我們一批訪客。就這樣,我們的誠意打動了夏普!
那天我們太緊張,從頭到尾基本沒拍照。我只找到一張照片,劉德在夏普樓下的留影。
大家都知道小米手機第一代定價1999元。
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原本的計劃是1499元。1999元就已經“沸騰”,要是1499元,不會“炸裂”嗎?
我們規劃的成本1500元,售價1499元,我們還很大膽預測能賣30萬臺。
但是,到了8月,團隊跟我說了一個嚇一跳的消息:成本搞“冒”了,每臺手機成本大約2000元,超了500元。
主要原因是,我們找的都是優質供應商,能跟我們合作就不錯了,價錢根本沒法談。
如果繼續定價1499元,我們估計要虧了2億。怎么辦呢?
我去和股東們商量,他們勸我說,這就是你一個外行進來玩的門票。但這個門票實在太貴了,我有好幾晚上沒有睡著覺。
能不能把定價調高到 1999元?大家心里都沒底,國產手機均價才700元,我們一上來就賣1999元,會不會翻車?不管了,我們只能豁出去試試!
發布會定在2011年8月16日。發布會前一天,我們還在擔心會不會搞砸了?會不會賣不出去?
當天,我到現場,完全沒有想到,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我自己根本擠不進去了。米粉實在太熱情了。
最后還是打電話叫了四個同事,幫我擠進去的。還有5分鐘開場,我剛坐下,阿黎跑到我旁邊,說,“人實在太多了,再擠怕出事,我們馬上開始吧?”這是小米第一場發布會,也是小米歷史上唯一一次提前5分鐘開始的發布會。
在臺上開始講的時候,我心里還有點打鼓。最后,我緊張萬分,公布了售價1999元。
現場長達半分鐘的歡呼和尖叫,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看來成了!
最近我們找到一個同事在現場用手機錄的視頻,有點模糊,大家可以看看。
手機發布后,網友第一次就預定了30萬臺。
收到這個訂單,我們既激動又煩惱,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也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
我們當時是一個小公司,沒有賬期,需要提前打款才能生產。要一次生產30萬臺,那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樣,小米手機實在太火,我們又供應不上,很快就被貼上“饑餓營銷”這個標簽,真的非常冤。
第一代手機,總計銷售700多萬臺,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這時,政府主管部門給了我們一個新課題:小米手機這么火,能不能帶動一下國內產業鏈?
我們還只是剛剛創辦的小公司,這么重的壓力,我們扛得住嗎?不想那么多,干了再說。2012年初,我們就制定了“紅米計劃”。
“紅米計劃”就是,優選國內產業鏈,做國民手機。
當時的國內產業鏈還不成熟,我們做的第一代產品,我非常不滿意,我決定推倒重來。
這下子4000萬的研發費用打水飄了。
大家見到的紅米手機第一代,其實是我們研發的第二代,代號H2。
2013年7月31日,紅米手機正式發布。
當時,我們借用了金山軟件的一間會議室,沒有任何裝修,只是做了一個背景板。
這是小米歷史上最簡陋的一次發布會。紅米手機能量巨大,一發布,就引發業內地震。沒想到,第二天連金山軟件的股價漲了。
第一代紅米,熱度遠超過想象,我們就賣了 4460萬臺。這4000多萬臺智能手機,在2013年,有力帶動了國內產業鏈的發展。
小米的手機業務當初巨大的成功,這背后是無數艱難的抉擇:
要不要冒著核輻射的風險去日本搞定夏普?
要不要把定價從1499改到1999?
要不要干掉已經研發好的第一代紅米,推倒重來?
這每一個選擇的背后,都是巨大的風險。
沒有任何一個成功是不冒風險的。直面風險,豁出去干!
小米火了,社會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拼命學小米。
當時出現了很多互聯網手機品牌。
以前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學的,直到“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加入了小米,在一場內部討論會上,他講了當初他是如何學的。一堆照葫蘆畫瓢、似是而非的模仿,讓我們大家哄堂大笑。盡管只是學個形似,在當時,居然也很管用。
王曉雁是“自學”的,還有很多創業者、企業家親自到小米來學習。
我們也非常愿意把我們的經驗公開,希望推動更多行業的變革。2014年我們啟動了生態鏈計劃,孵化更多的創業公司。
僅僅六年時間,我們孵化了100多家生態鏈企業,做了上千種玲瑯滿目的優質產品。
我們是如何做的呢?我舉一個例子:
當時,很多中國游客到日本瘋狂搶購電飯煲,成了社會現象。我覺得不可思議,中國是世界工廠,怎么都做不好一個電飯煲。
于是,我們決定孵化一家創業公司主攻高端電飯煲。研發了一年半時間,我們電飯煲成功發布,引起了很大轟動。
一家日本電視臺特意買了幾臺,跟日本高端電飯煲一起做街頭盲測,結果有點不可思議:6:4,我們勝出了!而我們產品定價僅僅相當于日本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后來,我們的電飯煲賣到了日本,非常受歡迎。
那是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
回想起來,我們也干了不少蠢事,比如和董明珠打賭。
2013年12月12日,我入選了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這是當時中國企業家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跟我一起入選的,還有格力的董明珠。
在頒獎典禮的后臺,編導安排我和董大姐一起上場,并且攛掇我們把氣氛弄得熱鬧一點。編導還特地說,前一年的頒獎晚會上,馬云跟王健林打了一個賭,影響特別大。
我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格力代表中國傳統制造業,有30年的歷史,小米代表新經濟,是一家成立才三年多的小公司,放到一起就特別有話題。
我跟董大姐說,要不咱倆也打個賭吧,賭一塊錢,賭小米的營收五年時間能不能超過格力?我覺得這只是開個玩笑,活躍一下氣氛。格力是一個巨無霸,營收1200多億,我們小米營收才200個億,只是人家的一個零頭。董大姐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結果,一上場董大姐就說,要賭就賭10個億!那瞬間,我有點懵:劇本可不是這樣的!賭1塊錢,是活躍一下氣氛。賭10億,太夸張了吧。
果然,立刻成了社會話題,馬上就有網友給我科普:“你們這是巨資賭博,涉嫌違法”。我知道這是一個玩笑,所有人也都覺得這是一個玩笑。但董大姐卻當真了,各種場合隔三差五就關心一下我們。
她這么關心我們,我可承受不了哪。大家覺得我應該咋辦?
之后,只要我和董大姐一起出現,媒體的朋友們就會從各種角度盯著拍。
五年下來,小米從200多億漲到了1749億,漲了8倍,這已經是個奇跡,我非常滿意。我們再看看格力,從1200億漲到1980億,漲了60%,作為一個傳統制造企業,表現也非常杰出。
拿最后的結果一比,我們還是輸了!
比較戲劇的是,結束打賭的第二年,小米就贏了。
不過,我每次想起來打賭這件事情,都后悔得不得了。我們為啥招惹董大姐,帶來那么多煩惱?直到最近,我才想清楚:那個時候我們,信心爆棚,的確膨脹了。很快,小米就遭遇了非常多成長的煩惱。
經過這次打賭,我對制造業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同時也更了解格力了。格力的確是中國制造業的典范,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2015年底,前期超高速成長,掩蓋了非常多的問題,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出來。
手機行業,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后,還能成功逆轉的。這時的小米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
形勢極其嚴峻,我不得不親自接管了手機部。那段時間,苦不堪言。我經常早上9點上班,到了凌晨一兩點,還在開會。有一天下班的時候,我數了數,一天下來,我居然開了23個會,讓人無法置信。
2016年10月25日,小米MIX發布,當MIX第一次點亮的瞬間,全面屏震驚了所有人。世界三大設計博物館也收藏了小米MIX。
芬蘭國家設計博物館館長評價說:“小米MIX指明了未來智能手機的發展方向”。
全面屏時代,由小米拉開帷幕。MIX發布成為了小米局勢逆轉的第一聲號角。
MIX 源自 2014年初小米幾個工程師閑聊,“未來的手機是什么樣的?”
經過反復討論,大家取得了一致的結論:手機正面全是屏幕。這個想法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大家找我商量,我同意直接立項:這是了不起的想法,不要考慮量產性,不要考慮時間和投入,做出來為止。
MIX 的成功源于小米內部濃郁的工程師文化。工程師是小米最重要的資產,為了讓工程師創新和探索的火炬越燒越亮,我們設置了小米技術獎。這是小米內部的最高獎項,獎勵突破性貢獻的技術小組,獎金是價值一百萬美元的股票。
在這里我替小米的研發團隊打一個招聘廣告:只要你熱愛技術,只要你技術過硬,歡迎你到小米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性價比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我們最脆弱的軟肋。
中國老百姓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便宜沒好貨”,這讓我們非常容易被誤解,競爭對手也非常容易抹黑我們。小米如何在未來漫長的征程中立于不敗呢?我們必須要拿出世界品質的好產品!
質量的提升是個漫長、艱巨又枯燥的過程,細節我不講了。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2018年小米獲得了“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一等獎,2019年我自己還獲得了“中國年度質量人物”的殊榮。
努力補課的小米從2017年Q2開始了神奇的逆轉,重新恢復高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