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芯片產能嚴重短缺 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高端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也就是CIS近期嚴重供不應求,醞釀漲價一成,是下半年價格漲勢最大的電子關鍵零組件。中國臺灣媒體披露CIS芯片龍頭原相科技受惠最大,晶相光、尚立等企業也獲益,估計下半年CIS出貨量將較上半年倍數成長。
與其他電子元器件不同,CIS傳感器從去年開始就已經進入漲價行情,供應商已連續數次發布漲價通知。
2019年11月以來,CIS芯片價格已多輪上調,CIS芯片上下游廠商價格同步上漲,漲幅高達20%~40%。三星率先發布了CIS漲價通知,格科微、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緊隨其后,今年1月中旬大陸系CIS元件廠豪威宣布CIS芯片缺貨漲價,漲幅10%~20%。
CIS芯片價格上漲的動力來自終端攝像頭需求的增長。疫情影響下,今年的消費電子市場受到一定沖擊,智能手機端的攝像頭需求在短期內有所影響,但居家視訊鏡頭的需求大增。同時下半年是手機換季高峰,智能手機邁入旺季,全球CIS元件兩大指標廠索尼、三星因委外生產及擴產不夠,使得高階CIS供需矛盾十分嚴重,價格上漲壓力大。
受CIS芯片漲價利好影響的還包括下游的封測環節,國內幾家CIS封測廠商接單量快速上升,使得以晶方科技(行情603005,診股)、華天科技(行情002185,診股)、長電科技(行情600584,診股)為代表的三大CIS封測廠商受益。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眼下多攝像頭的配置廣泛運用在智能終端產品上,以手機為主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CIS產業鏈的缺貨漲價現象或將持續。加之市場上囤貨炒貨的現象同步出現,短時間內或許無法得到緩解。
CIS需求增長快
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19年CIS傳感器市場空間同比增長19%至168.3億美金,在年初預測基礎向上修正,增速領跑半導體細分領域。
從應用方面看,CIS下游主要有手機、消費、計算機、安防、汽車、工業等領域。其中,手機是CMOS影像傳感器最大終端用戶市場;汽車系統是增長最快的CMOS圖像傳感器應用領域,據Yole機構預測,2023年銷售額將達到3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9.7%。
5G商用推動了智能手機市場恢復增長,手機攝像頭數量激增則是CIS需求持續上漲的最大推力。手機從雙攝向多攝趨勢發展,手機攝像頭個數的增多,逐步推動了“廣角”“長焦”“微距”和“虛化”等3D成像質量的提升,也極大地推動了圖像傳感器(CIS)市場的爆發。
根據業內人士統計分析,2019年每部手機攝像頭的使用量約為3.1個,預計2024年將達到4.3個。
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認為,得益于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下游應用的驅動,預計未來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至2024年全球出貨量達到91.1億顆,市場規模將達到238.4億美元,實現7.5%和7.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CIS產業鏈
相關個股受益
根據Yole機構的數據顯示,2019年CIS全球出貨量47億顆,出貨量前三名分別為索尼(13.2億顆),三星(7.2億顆),豪威(6億顆),排名前三廠商出貨量遙遙領先其他廠商,龍頭地位穩固。以產品價值統計,同樣的2019年索尼以49.2%的市占率遙遙領先,三星與豪威分列二三名,組成CIS的第一梯隊。
CIS制造產業鏈主要細分為設計、代工和封裝測試三個環節,最后由模組廠采購組裝,整合入攝像頭模組再出售給下游應用廠商。
在代工制造環節,臺積電、華力微、中芯國際(行情688981,診股)(港股00981)、力晶、海力士等廠商是全球CIS晶圓代工的主要供應商。在封測環節,中國臺灣占據部分份額外,國外主要的CIS封測廠商有晶方科技、華天科技、長電科技等。在模組制造環節,舜宇、歐菲光(行情002456,診股)、丘鈦等中國廠商實力領先。
韋爾股份(行情603501,診股)在2019年成功收購了兩個影像傳感器CIS設計公司豪威和思比科,業務涵蓋CIS設計、功率器件設計與銷售和電子元器件分銷。
收購完成后,韋爾股份一路上漲,從2019年初至今股價上漲了5倍多。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17億元,同比增長44.21%,創造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800.03%。
在披露上半年業績情況的光學上市公司中,歐菲光、鳳凰光學(行情600071,診股)、晶方科技等多數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其中歐菲光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02億元,同比上升22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