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復工滿月,《八佰》點映票房創新紀錄!這些A股公司機會來了
周四是影院復工滿月的日子。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0時,全國票房已超10.1億,超3300萬人次觀影。
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電影票房穩步增長,然而影院的日子并不那么好過。
近日,e公司記者走訪了深圳、北京多家影院,發現目前影院人氣正在逐步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多家院線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影院還是虧損運營的狀態,期待爆款救市。
一個好消息是,近期備受關注的影片《八佰》,點映票房創造了中國電影(行情600977,診股)市場的最高紀錄。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從8月14日第一輪點映開始,截止周四中午,《八佰》點映票房破1.8億,打破《西游記女兒國》1.79億的點映票房。
受此影響,周四二級市場影視板塊逆勢大漲,申萬傳媒板塊更是成為唯一飄紅的板塊。據統計,Wind影視指數中共有30只股票,截至收盤,上漲的股票達18家,占比高達60%,其中《八佰》出品方華誼兄弟(行情300027,診股)股價漲停,幸福藍海(行情300528,診股)、鹿港文化(行情601599,診股)、光線傳媒(行情300251,診股)等影視股紛紛跟漲。自7月20日以來,華誼兄弟累計漲幅近40%。
對于電影票房后續復蘇進展,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八佰》為影視行業的復蘇起到了帶頭作用,部分原定春節檔的影片重新定檔至今年國慶檔,預估國慶檔將迎來今年電影市場的高峰,票房將逐步恢復正常。
復業初效
復工初期,影院大多采取重映經典電影與上映部分新片結合的策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影院復工以來(7月20日-8月20日),共有47部新片上映,49部影片重映,1部影片點映。
記者來到深圳一家影院,進入影院目前需要掃碼注冊、信息登記、測量體溫等多個環節。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全國復工影院總數達8846家,復工率近78%,其中江西、河南、甘肅、陜西等多個省份復工率超過或接近80%。自7月20日以來,大多數影院都已復工,影院復工情況如何?
“目前上映的都是一些老片,整體來看觀影人氣并不高。不過,人氣在慢慢回升,與上個月相比人流量明顯增加了不少。”一家中影星美巨幕影城的工作人員告訴e公司記者,周四這個場次“星際穿越”只有3個人觀影,像星際穿越這類“舊片”的觀影人氣都不高,單場個位數觀影已成常態。
另一家位于北京西單地區的國資電影院工作人員對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我們影院客流比較一般,現在播放的影片類型以復映居多。而電影院購票都需要在網上預約購買,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責任。此外,電影院也取消了零食的售賣。
影院人氣也在逐步回升。據貓眼專業版數據,8月17日全國票房破7500萬,創影院復工以來的單日最高票房,超過209萬人貢獻電影票。8月19日,全國票房再創新高,突破7600萬。
截至8月20日中午,據貓眼數據,《八佰》點映票房破1.8億,打破《西游記女兒國》1.79億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華安證券(行情600909,診股)分析師尹沿技向e公司記者表示,電影板塊從7月20日復工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前三周票房是歷史同期的8%左右,第四周是到了17%左右。從數據上看也基本符合我們前期對于8-9月份電影票房保持在歷史同期水平20-30%的判斷。
與以往相比,目前票房情況還仍存在很大差距。尹沿技表示,前期票房情況不樂觀與影院復工率比較低、上座率限制,以及沒有優質的電影排片等多因素有關。而這其實是多方博弈的過程,上座率低制作方不會輕易定檔,反過來沒有優質影片吸引觀眾,上座率自然也不會提升。
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診股)表示,影院復工推動院線恢復,但部分影院面臨疫情后時代員工招聘、現金流緊缺等問題,影院經營有明顯的經營杠桿效應,具體表現為利潤變動幅度大于收入變動幅度,即便復工但固定成本使得不少院線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仍面臨續虧的壓力。
大片歸來
近來,電影院線不斷迎來好消息。8月2日,由華誼兄弟出品、管虎執導的《八佰》正式定檔8月21日。該片是院線復工后,定檔上映的首部全新大片。數據顯示,《八佰》點映日當天票房就達1500萬,上座率超過30%。在該片加持下,復工后的國內電影市場當日總票房也首次重回6000萬元之上,沉寂半年后市場壓抑已久的觀影熱情被點燃。
“像《八佰》這類新上映的影片人氣相對比較旺,后面情人節、國慶檔更多新片上市后可能會好很多。”影院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8月14日起,電影市場進一步“松綁”,部分城市上座率由30%上調到50%,時長超過2小時的影片無需再停映休息。這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市場有序恢復的積極信號。
隨著《八佰》提前暖場以及上座率放開,多部大片相繼定檔。8月25日,國產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和進口片《小婦人》將同時進軍七夕檔;《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一點就到家》等組團沖擊國慶檔;《拆彈專家2》將于12月24日公映。電影市場迎來了久違的大片扎堆盛況,此前的多部“春節檔”大片轉戰“國慶檔”。
原本計劃春節檔上映的高人氣動畫電影《姜子牙》,貓眼最新想看人數累計達到111.3萬。該影片四家出品方分別是北京光線影業、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北京中傳合道文化、北京可可豆影視,出品方全是光線傳媒的關聯公司。
另一部春節檔影片《奪冠》也定于9月30日上映,貓眼最新想看人數超40萬。該片原名《中國女排》,出品方涉及歡喜傳媒、阿里影業、中國電影、文投控股(行情600715,診股)等多家上市公司。
歷史的經驗的來看,今年國慶檔值得期待。2019年國慶檔號稱“史上最強國慶檔”,票房最高的《我和我的祖國》首日票房高達2.9億,總票房為31.7億,而當時該影片想看人數累計也不到60萬。
國海證券(行情000750,診股)傳媒分析師朱珠認為,暑假檔的尾巴,華誼的《八佰》開了個好頭。票房的高低是取決于片單,整體看已定檔的質與量。部分原定春節檔的重新定檔至2020國慶檔,有望將春節檔份額移步至國慶檔,對國慶檔的期待度有了支撐。
“在影院常態化防疫的效果正逐步得到驗證的前提下,影院復工率已達70%以上,而上座率限制也由30%放寬至50%。后續隨著觀影情緒的逐漸修復以及優質內容陸續登陸國慶檔,電影板塊的“報復性消費”有望出現在國慶檔。”尹沿技表示。
內容為王
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以及行業內扶持及監管措施的逐步落實,影視行業自身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深度調整,整個行業處在蓄勢待發的態勢。
慈文傳媒(行情002343,診股)董秘嚴明向e公司記者表示,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可以預見,未來能在市場上生存發展的影視企業,一定是那些內容題材類型儲備豐富、精品內容打造能力突出、資金實力強大且能適應新模式、新技術的影視公司,只有那些能夠持續量產精品內容的公司才有機會贏得市場。
部分影視上市公司公開表示接下來將以“內容”為主。光線傳媒互動平臺上表示,“內容”是影視公司的核心,目前公司影視劇項目儲備豐富,預計有超過10部以上的影片已達上映要求,另有數部熱門IP改編的劇集正在籌備中。此外,華誼兄弟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忠磊表示,從8月開始的各個重要檔期,華誼兄弟都將拿出有質量、有吸引力的內容,用實際行動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
實際上,電影行業已進入內容為王的時代,這已成為業內共識。票房的提升需要優質電影新片拉動。隨著影院逐漸開工,新片數量和質量正在顯著提升,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影票房市場恢復進度。上半年由于疫情影響導致諸多優質電影積淀,隨著電影市場恢復有望進入票房與新片供給正向共振的階段。
除了已經宣布定檔國慶檔的《奪冠》、《姜子牙》和已經在線上免費播放的《囧媽》外,此前春節檔還有《熊出沒》、《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急先鋒》這四部有較強競爭力的影片還未公布上映日期。這四部電影背后,包含中國電影、萬達電影(行情002739,診股)、橫店影視(行情603103,診股)等多家影視上市公司的身影。
不過,電影市場全面回暖并不是短期的過程。尹沿技向e公司記者表示,“我認為影院全面回暖年內比較難看到。”一方面,疫情因素觀影情緒修復還是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另一方面,美國疫情使得大量好萊塢電影無法全球上映,以往好萊塢電影也是國內票房重要的驅動因素。以上兩方面因素影響下,最近一年很難回到去年全年600億票房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