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3個月暴漲3500點,美元跌至27個月新低,緣何冰火兩重天
核心要聞:
美元指數9月1日創下27個月新低,包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等在內的部分非美貨幣走強,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升至逾一年高點,人民幣在短短3個月內,大漲近3500點。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形成一個新的中樞,在6.75附近,上限為6.6,下限為6.9。其中,未來人民幣超預期升值破6.6的情形可能來自于企業大規模結匯、美元指數超預期下行,超預期貶值破6.9最可能來自中美博弈的加劇。
----------
一面是美元指數創27個月新低,一面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逾一年高點。匯率市場正上演冰火兩重天。
9月1日周二早盤,美元指數開盤報92.172,之后一路下探跌破92美元關口,創下27個月新低,較今年3月最高點103美元下跌超10%。美元指數持續疲軟下,包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等在內的部分非美貨幣走強。截至下午4點左右,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破6.82,大漲340點報6.8195。
值得注意的是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升至逾一年高點,若從5月27日的7.1687算起,人民幣在短短3個月內,大漲近3500點。
近期,隨著美元指數的持續走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逐步攀升,僅近10個交易日升值幅度就近2%。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美元指數短期內尚未“跌透”,未來人民幣超預期升值可能來自實體部門集中結匯、美元超預期下行。浙商證券近日甚至重新上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樞至6.75,上限為6.6,下限為6.9。
此外,隨著美元指數的持續疲軟,亦有分析認為將利好黃金的再次上漲。短期內來看,黃金價格仍有一定上升空間。
美元指數進入熊市,未來仍有望波動下行
美元指數8月已累計下跌1.24%,創五年以來最大8月跌幅,也是自2017年以來月線持續最長的連續下跌。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經歷了一波三折。中泰證券研報認為,從6月底以來的這一波美元下跌,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的再度錯位。6月中下旬以來,美國新冠疫情二次爆發,新增病例人數再度大幅上升。而同時期的歐洲各國防控較好,所以6月底以來,美元指數大跌了將近5%,歐元、英鎊對美元升值幅度都在6%以上,美元大跌主要來自歐洲貨幣的升值。疫情在美、歐之間的錯位,導致二者經濟復蘇前景明顯背離,這是美元指數大跌的主要原因。
基本面同樣對匯率的變動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根據利率平價公式,當一國相對其他國家的利率走低時,往往會引發國際資本流出,從而該國匯率會趨向走弱。而美聯儲近期釋放的愿意維持低利率環境的政策信號,加重了市場對于美元價值在長期內將進一步削弱的擔憂。
據媒體報道,道富環球高級投資顧問Aaron Hurd表示,美元已經在向熊市過渡,這種情況不會在幾周內立即發生,但在未來五年內,預計美元指數可能貶值15%至20%。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表示,美元指數大概率已經進入熊市。對于2020年下半年的美元指數走勢,預計可能跌破90,但進一步跌破85的概率很低。美元指數可能在90左右再度陷入盤整的局面。但美元指數的下行過程不會平坦,兩種特殊性質使得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指數依然具備短期反彈或走強的可能性:一是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范圍內不確定性仍在高位,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仍有可能獲得投資者青睞。二是美元是一種反周期貨幣,歷史上美元快速走弱通常伴隨著全球經濟增速高歌猛進。只要全球經濟沒有擺脫“長期性停滯”格局,美元作為反周期貨幣就不會過度走弱。
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美元走軟也將利好金價
美元指數的持續疲軟,加之中國自身基本面的強韌,帶動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明顯走強。隨著近期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升值,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短期內將繼續處于升值通道,甚至有觀點預測人民幣匯率將進入較長的升值過程。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主要有三方面的邏輯支撐:一是疫情后我國經濟率先復蘇,中國基本面相對美國占優;二是我國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短端流動性,市場利率上行,中美利差走闊。三是4月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四個月上行,國際收支與匯率相互加強。
“以上邏輯未來大概率將延續,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形成一個新的中樞,新中樞在6.75附近,上限為6.6,下限為6.9。其中,未來人民幣超預期升值破6.6的情形可能來自于企業大規模結匯、美元指數超預期下行,超預期貶值破6.9最可能來自中美博弈的加劇。”李超稱。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元近來持續貶值,但并非對所有國家都如此。一些新興國家遭受疫情重創,美元相對于這些國家的貨幣反而在升值。例如,就在美元指數跌幅明顯的近三個月來,美元兌土耳其里拉、美元兌俄羅斯盧布、美元兌巴西雷亞爾都明顯升值,但同期美元兌人民幣則貶值顯著。中長期看,匯率是一國基本面的反映,相比于其他新興經濟體,市場用匯率給中國經濟基本面投下了“信任票”。
不過,盡管市場不少分析人士看好未來人民幣匯率的升勢,人民幣匯率年內接下來的走勢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中泰證券研報稱,近幾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一方面和中美疫情錯位有關系,我國短期經濟持續向好,而美國經濟恢復緩慢;另一方面也和美元指數大幅下跌有關。往前看,我國經濟復蘇斜率大概率逐步放緩,而美國疫情得到控制后,經濟會逐漸復蘇。如果美元指數趨于上升,再加上中美問題未來兩月繼續發酵,人民幣匯率仍有貶值壓力。
美元指數的走軟不僅會推動非美貨幣的走強,也會對金價產生影響。黃金價格在8月初一度升至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超過了2011年下半年黃金價格的歷史性峰值。張明認為,未來無論黃金價格是升是降,價格的波動性都會顯著增強。短期內來看,受美元指數將會在波動中下行等影響,黃金價格仍有一定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