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小米瘋漲,2000億彈藥底氣足
核心要聞:
美團點評、小米集團在公募基金的推動下,實現市值快速崛起,有望繼續吸引內地公募主力的南下,景順長城績優成長基金披露的半年報信息顯示,該基金權益投資中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公允價值為 8.99億元,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高達35.19%。
----------
根據公募基金披露的信息顯示,A股明星基金經理正在加大對港股科技股的配置。
配置港股科技龍頭在今年已成為明星基金經理的共識,最新披露的基金半年報顯示,明星基金經理們并未一門心思押注A股牛市,而是將相當比例的子彈投入港股,基金一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南下港股的倉位高達38%,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績優成長基金南下港股的倉位也超過35%。
市場人士認為,賣方機構對港股科技龍頭的持續唱多、上調目標價刺激著“A股基金”的火力向南方轉移,美團點評、小米集團在公募基金的推動下,實現市值快速崛起,而在9月1日多家機構再度發布研報上調兩家公司目標價,有望繼續吸引內地公募主力的南下。
A股基金經理南下港股淘金
景順長城績優成長基金披露的半年報信息顯示,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在第二季度期間大比例投向港股公司,包括美團點評、騰訊控股、金蝶國際等。根據基金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基金權益投資中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公允價值為 8.99億元,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高達35.19%。
張坤也是將大比例倉位指向港股,而非押注A股的明星基金經理之一。
根據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張坤在第二季度期間將核心重倉股主要配給了港股公司,持倉的股票包括港交所、騰訊控股、美團點評、阿里健康等。
持倉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僅在美團點評一只港股上就投入了13億。該基金本報告期末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持倉的港股公司高達70億,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38.46%。
南方基金副總裁、首席投資官史博管理的南方智誠基金,也同樣在今年二季度期間將相當比例的倉位給了港股。
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史博在第二季度期間采取了集中持倉的策略,合計持有的股票數量僅為34只,在這34只股票中,主要倉位又分配給了前十大重倉股,而前十大重倉股中,港股公司又占據一定的比例,比如騰訊控股、頤海國際等,而在隱形重倉股中也包括了中國生物、藥明生物等港股公司。
不過,史博對港股公司的持倉比例,相對以上兩位倉位較低,半年報顯示,報告期末該基金通過滬港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市值為人民幣1.58億元, 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17.69%。
在史博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南方瑞合定開基金中,根據最新披露的半年報,史博在核心重倉股中依然分配不少倉位給了港股,南方瑞合定開基金報告期末的第一大重倉股金山軟件即是港股公司,持倉比例為6.38%,此外,該基金還持倉港股的中芯國際,位列基金的第十一大重倉股。根據基金半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南方瑞合定開基金截止報告期末,該基金持倉的港股公司約為3.1億,港股倉位約為17%,與南方智誠基金的港股持倉比例基本持平,顯示出史博管理的兩只基金似乎有意主動控制港股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點評幾乎成為港股公司中被“A股基金經理”配置最多的公司之一。此外,小米集團也是內地基金經理在港股投資的主要對象。
根據睿遠均衡價值基金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小米集團位列該基金的第六大重倉股,持倉比例為5.10%,遠遠高于睿遠均衡價值基金對騰訊控股的持倉,后者的持倉比例只有1.88%。截止報告期末,睿遠均衡價值有23%的倉位配置到了港股,其中絕大部分指向了港股的科技股。
此外,嘉實瑞熙三年基金披露的信息也顯示,通過深港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公允價值為 2.8231 億元,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為 20.37%,其中港股的科技股成為該基金的投資重點。
新基金南下港股或達2000億
顯而易見的是,布局港股已成為許多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主流產品的共識,尤其是2019年以來的新發基金產品中,大都設置了港股的倉位,顯示內地公募基金產品逐步從“A股基金”的特點轉向“A股+港股”混合投資的模式。
比如在今年8月25日發行的興全合豐三年持有基金,就給港股也留下可投的倉位,根據基金招募說明書顯示,該基金股票資產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6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占股票資產最多可達50%。
7月20日一日售罄的嘉實遠見精選基金,以及吸引1300億資金認購的鵬華匠心精選基金,都包括了A股和港股的倉位。以嘉實遠見精選基金為例,其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占股票資產的0~50%。
募集規模高達266億的鵬華匠心精選基金,也是一只A股、港股混投的基金。根據基金招募說明書中介紹,鵬華匠心精選混合基金的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占股票資產的比例不超過50%。
市場人士認為,美團點評、小米集團等科技股在港股市場的大幅上漲,相當部分發生在今年,尤其是今年五月份以后,相關公司的股價上漲速度明顯加快,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與帶港股倉位的A股基金大量出現有關。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類帶有港股倉位的公募基金在今年明顯增多,并成為內地資金南下港股市場的主力。若以明星基金經理的港股倉位普遍占基金資產凈值的30%左右,粗略估計,按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規模超過7700億,則今年新基金中投向港股的資金可達2000億。
在A股公募基金投資策略越來越強調核心龍頭的背景下,數千億內地主流機構南下港股市場,美團點評、小米集團也因此基金經理的優選對象,從而推動股價和市值的崛起。
賣方唱多吸引A股基金火力轉移
截止目前,美團點評的市值高達1.55萬億港元,今年僅僅8個月時間內就實現股價上漲1.59倍。小米集團的市值也在崛起,截止目前市值也超過6100億港元,雖然在今年前四個月時間內,小米集團的股價表現一般,但在最近幾個月內,小米集團開始加速上漲,今年以來累計股價漲幅也超過了130%。
A股基金南下港股淘金科技龍頭的原因,在于強大的基本面支撐以及相對A股市場更為便宜的估值體系。
美團點評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二季度公司營收247.2億元,同比增長8.9%。凈利潤22.1億元,市場預期虧損5.8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8.76億元。
外資機構不斷上調上述港股科技龍頭的目標價,也刺激了A股基金的南下風潮。在8月底,高盛發布報告上調美團目標價至256港元。但這一價格很快就被機構資金的買買買刷新了。
因此,在2020年9月1日,又一家外資機構決定再度上調價格。美銀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美團點評長期目標為每日訂單目標1億宗,其中9000萬來自外賣業務,1000萬宗來自雜貨配送。該行表示,假設補貼率從目前約3%降至1.5%,加上廣告貢獻增加,交付效率提升,長遠而言每筆訂單利潤有可能上升至1元人民幣,美銀對美團的經營前景看法未有大改變,認為外賣業務前景向好,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296港元。
至于小米集團,基金經理可能也未預料到,小米幾乎成為華為遭貿易壓制的主要受益者。
8月26日晚,小米集團公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營收和關鍵地區的市場份額超出市場預期。小米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總收入達到1032億元,同比增長7.9%;經調整凈利潤達到56.74億元。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收入535.38億元,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7.6%;經調整凈利潤為33.73億元,同比下降7.2%,但環比上漲了46.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華為遭到壓制,小米在歐洲市場同比增長65%,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6.8%,正式頂替掉華為,成為了歐洲市場的第三名,這也是小米首次在歐洲市場進入前三名。
受益于小米集團分享華為在海外市場的份額,小米集團目標價也在不斷的上漲。
2020年9月1日,中金發布研究報告稱,小米發布二季度業績,由于海外智能手機業務和互聯網服務業務在第二季度的強勁增長,公司業績超預期,該行重申其表現突出,目標價上調至30港元。中金認為,得益于歐洲和其他地區市場份額的增長,到2021年小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此外,里昂也發布研究報告稱,預計小米今年第三季收入可按年升18%、估計旗下智能手機業務銷售續強,料物聯網產品可重新錄逾10%增長。該行重申對小米“跑贏大市”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