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服務出口增速由負轉正 旅行服務進出口仍下降
核心要聞:
7月份服務出口增速由負轉正,交通運輸等服務跨境物資設備供應等物流產業明顯復蘇,旅行服務進出口仍下降,7月當月我國服務出口1725億元,增長3.3%,其中,個人文化娛樂服務出口10.4億元,增長65.8%;運輸出口344.6億元,增長26.9%;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454.1億元,增長24.3%;金融服務出口22.2億元,同比增長20.3%。服務貿易逆差保持減少態勢,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
----------
商務部9月1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服務出口增速由負轉正,交通運輸等服務跨境物資設備供應等物流產業明顯復蘇,但受疫情及各國采取的嚴格限制人員跨境流動措施的持續影響,旅行服務進出口仍下降。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服務出口表現受益于國外疫情蔓延形勢好轉的影響,境外企業復產復工進程加快。交通運輸等服務跨境物資設備供應等物流產業明顯復蘇,對促進服務貿易出口發揮了積極作用。
數據顯示,7月當月我國服務出口1725億元,增長3.3%。其中,個人文化娛樂服務出口10.4億元,增長65.8%;運輸出口344.6億元,增長26.9%;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454.1億元,增長24.3%;金融服務出口22.2億元,同比增長20.3%。
從1-7月份來看,服務貿易逆差保持減少態勢,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1-7月出口降幅小于進口21.4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49.4%至4487.7億元,同比減少4383.5億元。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1513.4億元,增長8.9%,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4.0%,提升9.7個百分點。
龐超然表示,知識服務出口占比提升一方面受益于國內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我國企業對外提供技術含量較高的服務產品能力增強;另一方面由于其他領域服務出口同比下滑,尤其是跨境旅游等服務出口下降。
總體看,前7個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仍處于同比下降的狀態,出口同比下降1.4%,進口下降22.8%。龐超然認為,造成服務貿易下行的主要原因仍是疫情因素。由于疫情發展不確定較強,各國對于人員跨境管理較為嚴格,跨境旅行需求大幅下降。對此,應繼續加強國際抗疫合作,幫助各國逐步擺脫疫情影響,促進全球經濟同步復蘇,同時也為促進中國服務貿易持續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于9月4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
龐超然表示,服貿會是促進服務進出口供需對接的重要平臺,有助于雙方充分交流溝通、促進交易達成。同時,大型國際性展會也是直接拉動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平臺,既能帶動通過撮合交易創造服貿增量,也能夠帶動外國客商跨境旅游、在國內消費,促進服務貿易持續發展。
展望四季度,龐超然認為,疫情發展情況仍是今年后期服務貿易表現的最重要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