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銀行營收凈利雙降 投資收益驟降7成 增資之路一波三折
在營收凈利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光是增資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近日,張家口銀行發布了2020年二季度信息披露報告。盡管2019年業績略有起色,但今年上半年,該行的營收凈利再次雙雙下滑。導致凈利下滑的原因,則是該行上半年投資收益驟降近70%。
除業績承壓外,近年來,張家口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在持續下滑。不良率持續增長,撥備覆蓋率和資本充足率均逐年下降。都說資本是銀行抵御風險的基石,或許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近年來張家口銀行多次提交增資申請。
據公開媒體報道,自2015年起,該行共發行40億元二級資本債。然而,今年4月,該行因未在監管要求的時限內完成注冊資本變更,被河北銀保監局取消變更批復。
營收凈利雙雙下滑,投資收益及傭金收入減少
據公開資料顯示,張家口銀行于2003年3月8日掛牌成立,2015年11月10日經中國銀監會河北銀監局批準更名為“張家口銀行”。
截至目前,張家口銀行共設有10家分行、165家傳統支行、81家社區支行和小微支行,發起成立了13家村鎮銀行。
據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張家口銀行總資產為2556億元,較年初的2264億元增長了12.90%,該行負債總額為2393億元,較年初的2112億元,同比增長13.30%。
盡管總資產雙位數增長,但張家口銀行的業績依舊不容樂觀。從盈利能力方面來看,上半年,張家口銀行實現營收30.76億元,同比下降8.40%;同期,該行實現凈利潤9.84億元,同比減少0.09億元,營收凈利雙降。
《每日財報》發現,導致張家口銀行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該行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據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張家口銀行實現投資收益4.77億元,同比2019年上半年的15.53億元降幅達69.29%。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該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減少。半年報顯示,張家口銀行2020年上半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30億元,同比減少0.71億元,降幅為-44.65%。
《每日財報》注意到,2017年-2019年,張家口銀行投資收益均保持雙位增長,今年首次出現下滑。
據年報顯示,2017年-2019年,該行投資收益分別為2.80億元,11.40億元和17.91億元,增速依次為59.09%、307.14%和57.11%,截至2019年末,該行投資收益已較2017年增長了5倍。
投資收益連年增長,而今年驟降近70%,是何原因導致的?《每日財報》就此問題發函詢問張家口銀行,截止發稿日,尚未收到公司的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對于張家口銀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該行在2018年告別高增速時代,凈利潤增速急速下降,凈利潤則逐年下滑。
據年報顯示,張家口銀行2016年-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16.03億元、19.69億元、19.05億元、18.42億元和9.87億元。同期,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2.31%、22.84%、-3.26%、-3.28%和-0.57%。
資產質量不容樂觀,撥備覆蓋率持續下滑
從資產質量方面來看,近年來,張家口銀行的不良貸款迅速攀升。從2016年末的6.55億元飆升到了2019年末的20.42億元,翻了2倍多。不良率也從2016年的1.14%增長到2019年的1.84%。
值得一提的是,張家口銀行前十大客戶不良貸款占比偏高,早在2018年便已突破50%的監管紅線。2017年-2019年,該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率分別為41.67%、58.76%和65.34%。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率突破監管紅線意味著該行貸款客戶集中度過高,對銀行來說易形成一定的風險。監管部門應該會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要求銀行壓降重點客戶貸款,降低貸款集中度。
此外,該行的貸款行業集中度較高,據年報顯示,2019年,張家口銀行貸款主要流向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前五大行業在總貸款中合計占比63.03%。
據中誠信國際評級報告披露,截至2019年末,張家口銀行借新還舊及展期貸款(含無還本續貸)余額為467.03億元,占總貸款的42.06%,其中關注類貸款2.07億元,不良貸款6.09億元。
在不良貸款量增加的同時,張家口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也在持續下降。2016年-2019年,該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35.43%、208.81%、181.59%和154.16%。
增資之路一波三折,治標不治本
《每日財報》注意到,近年來張家口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持續下降。截至2019年末,張家口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60%,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7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72%。雖已滿足監管要求,但與2019年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14.64%對比,仍有一定差距。
自2015年起,張家口銀行便開始漫漫增資路。據公開媒體報道,自2015年起,該行共發行40億元二級資本債,但仍無法彌補內源性資本。張家口銀行近年來的增資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在今年的4月15日,張家口銀行因未在監管要求的時限內完成注冊資本變更,被河北銀保監局取消變更批復?!睹咳肇攬蟆妨私獾?,這份增資方案早在2019年便獲得了銀保監會的批復。
2019年9月25日,張家口銀行向河北銀保監局提交了《關于變更注冊資本方案的請示》,獲得了銀保監會的批復。
批復顯示,張家口銀行增發股份數量不超過4億股,增發對象為非自然人股東。股份增發后,注冊資本由62.14億元增至不超過66.14億元。
河北銀保監局要求張家口銀行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變更并進行報告。截至今年3月25日,期限已過,張家口銀行未完成注冊資本變更,因此被取消批復。
此次增資暫停兩個月后,6月8日,河北銀保監局再度批復張家口銀行增資申請。批復顯示,張家口銀行增發股份數量不超過4億股,增發對象為非自然人股東。股份增發后,注冊資本由62.14億元增至不超過66.14億元。
7月24日,張家口銀行定增申請再獲核準。根據發行安排,張家口銀行此次擬定向發行4億股,增集資金將用于補充資本金。而據公開媒體報道,截至定向發行說明書簽署之日,尚無現有股東就本次發行向該行提出認購意向。
頻繁提交增資申請,也證明了張家口銀行對“補血”的渴求。然而,在營收凈利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光是增資而不解決根本問題,只能被賽道上的其他選手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