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股天花板到了嗎?深度解析消費股長牛邏輯 未來機會在哪
消費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定海神針”作用,在股市也同樣如此。然而隨著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的估值持續抬升,圍繞兩大板塊是否到頂的話題引發投資者普遍關注,證券時報·數據寶試圖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消費股長牛邏輯及當前形勢、未來機會等,以供讀者參考。
A股歷來存在一種現象,以食品、醫藥為首的消費股似乎有一種“魔力”,不論在牛熊市都能脫穎而出,取得不錯投資收益,機構和資金樂此不疲。即便滬指在3400點附近躊躇不前的節點,消費龍頭股的猛烈攻勢再次驚艷市場。
食品醫藥板塊連續兩日退潮
據統計,吉林森工(行情600189,診股)、有友食品(行情603697,診股)、酒鬼酒(行情000799,診股)、鹽津鋪子(行情002847,診股)、涪陵榨菜(行情002507,診股)等多只食品股8月至今最大漲幅超過40%,醫藥股中吉藥控股(行情300108,診股)、片仔癀(行情600436,診股)、葵花藥業(行情002737,診股)、健民集團(行情600976,診股)、金域醫學(行情603882,診股)等期間最大漲幅也超過40%。市值超千億的消費龍頭股片仔癀、愛爾眼科(行情300015,診股)、云南白藥(行情000538,診股)、洋河股份(行情002304,診股)、海天味業(行情603288,診股)、貴州茅臺(行情600519,診股)均在近三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
就在一片驚嘆聲中,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板塊周四集體降溫,片仔癀、海天味業兩家明星公司在創歷史新高后大跳水。周五,海天味業、千禾味業(行情603027,診股)、中炬高新(行情600872,診股)、歐普康視(行情300595,診股)、通策醫療(行情600763,診股)、片仔癀、云南白藥等消費龍頭公司再次大跌,兩市多數權重白馬股也應聲下跌,消費板塊獨立行情戛然而止。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此前主板拉升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的時候,實際上不少機構紛紛減倉,以至于類似片仔癀、云南白藥、海天味業等這些高位白馬股的股價出現了集體跳水的現象。客觀上來說,從估值水平、股價位置和盈利水平等方面分析,似乎都不足夠支撐現在消費龍頭股的后續行情。食品醫藥兩大消費板塊為何能持續受到投資者的偏愛,消費板塊是否已到天花板,還有哪些機會值得關注?本文試圖通過回溯歷史和多方位對比,以求找到答案。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一:
食品醫藥板塊漸成A股定海神針
消費板塊盛產長線牛股,已是不爭的事實。數據寶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兩大行業指數累計漲幅分別為2343.21%、1142.02%領跑A股市場,是全市場僅有的兩個歷史漲幅超過10倍的行業。兩大行業中,20年來共誕生了59只十倍股,白酒龍頭貴州茅臺、醫藥龍頭恒瑞醫藥(行情600276,診股)2000年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到367.64倍、179.12倍,排名全A股第一、第二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在A股的權重越來越高。截至最新,兩大行業A股市值合計14.05萬億元,占A股比例為18.65%,去年底,這一比例為14.13%,過去近九個月時間里,兩大行業市值占A股比例提升近4.52個百分點。與歷史上各年度末相比,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市值在A股的占比已創歷史最高水平。也正因如此,兩大消費板塊對大盤指數的影響也日趨明顯。以周五為例,貴州茅臺、海天味業、恒瑞醫藥三大消費龍頭在上證指數的權重系數均超過1%,其中貴州茅臺權重系數達到5.53%,遙遙領先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診股)等萬億市值公司。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二:
高毛利和高收益維持增長態勢
食品飲料行業之所以容易出現長線大牛股,與該行業擁有護城河的“好生意”,ROE(凈資產收益率)長期維持高位不無關系。食品飲料行業具有不易受技術沖擊,同時又有盈利穩定、現金流充沛、不太需求再投入等特點。行業中一旦出現了優勝者,其通過長期建立起來的品牌壁壘或規模優勢具有自我加強的趨勢,護城河會愈發的穩固,市占率和盈利能力能維持長期的穩定或提升,進而推動業績和股價的不斷提升。而醫藥生物行業是典型受益于老齡化持續推進的行業,具有成長空間大、高進入壁壘的特性,再加上有醫保擴容、藥品政策改革優化等諸多政策因素驅動,這都為優質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賽道。
從過往歷史數據來看,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展現出穩健增長態勢。2000年以來,這兩大行業年度營收一直都是增長狀態,其中醫藥生物行業營收增速從未低于10%。除了2013年、2014年因白酒行業遭遇全方位的生態變局,行業出現短暫的回落外,食品飲料行業凈利潤增速絕大部分時間都超過同期A股整體水平。
此外,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也是高毛利率、高收益率的代表。二十年來,兩大行業年度銷售毛利率均遠高于A股整體水平,且近些年來食品飲料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逐漸拉開與A股整體差距,去年食品飲料行業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9.35%,與A股整體的差值擴大至7個百分點以上。即便在今年疫情的沖擊下,A股整體營收和凈利潤出現罕見大幅下滑,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上半年凈利潤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三:
國內消費需求潛力巨大
消費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定海神針”作用。我國有近14億人口,其中還有超過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紛繁多樣,而且始終處在動態規模擴張和品質升級過程之中,國內需求潛力巨大。
過去二十年時間里,中國消費規模大幅度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萬億元,達到41.16萬億,消費連續六年保持經濟增長第一大動力地位。與二十年前年相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10.5倍。近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龐大,在這樣的高基數下,增速出現回落屬于正常現象,而且我國服務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明顯上升。
9月4日,中國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消費市場正逐漸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穩步復蘇,回穩向好,預計9月消費增長將掀起新高潮。但餐飲住宿等行業復蘇慢于預期,部分耐用消費品降幅較大,部分地區受疫情影響跌幅較深,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四:
社保基金和QFII、北上資金偏愛有加
社保基金和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素來以穩健投資和成熟投資體系見長,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正好契合這類機構的投資偏好。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社保基金和QFII持續布局這兩大消費板塊,按十大流通股東持倉計算,合計持倉市值由不足20億元,增加到今年二季度末的994億元,增長幅度達到56倍以上。截至二季度末,上述兩大機構持倉超10億元的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公司包括長春高新(行情000661,診股)、恒瑞醫藥、愛爾眼科、藥明康德(行情603259,診股)、泰格醫藥(行情300347,診股)等。
于2014年11月首次開通滬港通后,外資入場A股步伐加快,而消費板塊依然是此類資金的心頭肉。據統計,截至目前,北上資金持倉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兩大行業市值合計達到6463億元,占北上資金總持倉的比例達到32.11%,是各年度最高水平。貴州茅臺、恒瑞醫藥、五糧液(行情000858,診股)、海天味業、伊利股份(行情600887,診股)、邁瑞醫療(行情300760,診股)等多家消費龍頭是北上資金超百億重倉對象,其中貴州茅臺獲北上資金持倉高達1859億元,排在所有A股之首。
消費股估值偏“貴”漸成機構共識
沒有只漲不跌的板塊,那么短期內急速降溫的食品和醫藥板塊,是否已到了天花板?以食品飲料為例,中銀證券(行情601696,診股)指出,目前,食品飲料行業指數的估值已是歷史新高,子行業中白酒估值也創出新高。未來食品飲料板塊的“拔估值”過程可能暫告一段落。
銀河證券認為,近期食品飲料持續走強,白酒、調味品等行業市盈率不斷創近年新高,盡管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白酒調味品等消費股,但是我們不對當下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贊歌,因為創紀錄估值意味著未來投資回報率下降。
數據顯示,食品飲料目前市盈率為47.06倍,已經達到近十年來最高水平。白酒龍頭貴州茅臺市盈率50.7倍,超過行業整體水平。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市盈率接近百倍,是行業市盈率的2倍。中炬高新、山西汾酒(行情600809,診股)、安井食品(行情603345,診股)、天味食品(行情603317,診股)、絕味食品(行情603517,診股)等公司市盈率均超過70倍。
和食品飲料類似,醫藥生物行業市盈率也達到了近十年來新高。疫苗龍頭康泰生物(行情300601,診股)、醫療器械龍頭通策醫療、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等市盈率已超百倍,醫藥市值第一公司恒瑞醫藥最新市盈率接近90倍。
與全球消費行業巨頭公司對比來看,A股消費龍頭公司估值也高出不少。食品飲料類公司如可口可樂、百事、聯合利華、達能、保樂力加等市值均超過3000億人民幣,但市盈率均在30倍以下。醫藥生物公司如強生公司、輝瑞制藥、諾華制藥、諾和諾德、葛蘭素史克市值均超過5000億人民幣,市盈率也在30倍以下,估值遠低于A股醫藥龍頭公司。
銀河證券表示,雖然消費板塊是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的好賽道,但是他們對當下這種熱度,不建議加倉追高買。消費板塊的上漲空間在下降。
對于后市如何布局,中銀證券表示,本輪科技周期未被疫情破壞,景氣度依然是向上的,因此逐步增持成長股。天風證券(行情601162,診股)指出,市場繼續維持震蕩格局,核心因素還是在于對經濟復蘇的預期、成長股與順周期股票之間估值差較大。周期股在經濟復蘇的邏輯下,比較看好,周期類企業,二季度受累海外經濟低迷,業績都不太好,特別有出口的。但是,三季度很明確的就是在改善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