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將關閉在華唯一電視工廠,去年僅占比2%
核心要聞:
三星電子位于中國天津的電視工廠將于11月底停運,三星天津電視機工廠為三星在華唯一 一家電視機工廠,原本是三星電子海外重要的電視生產基地,可以滿足三星電視中國市場及部分海外市場的需求。公開消息顯示:近年三星電視銷量持續下滑。2019年,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僅剩100多萬臺,占比2%左右。
----------
9月7日,韓聯社報道稱,三星電子位于中國天津的電視工廠將于11月底停運。三星電子方面表示,此舉旨在提高全球生產線的效率。有分析指出,此舉并不意味著三星完全將撤出中國。近年來,三星在中國的產業布局轉型升級,加大了在尖端產業的投資力度。
三星將關閉在華唯一電視工廠
據了解,三星天津電視機工廠為三星在華唯一一家電視機工廠,原本是三星電子海外重要的電視生產基地,可以滿足三星電視中國市場及部分海外市場的需求。
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三星此舉可能與三星電視近年來在中國銷量持續萎縮有關。公開消息顯示:近年三星電視銷量持續下滑。2019年,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僅剩100多萬臺,占比2%左右。
企查查APP顯示,涉事工廠屬于天津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公司實繳資本為19294.5781萬美元,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該公司共4位股東,其中包含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持股49.2806%)、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1.7676%)、天津中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4759%)、天津通信廣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4759%)。
在經營狀況方面,2020年6月5日之前,該公司仍參與各地方招投標項目,2020年該公司僅招聘產品經理一職,并未招聘其他崗位。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相關法律訴訟共52條,其中包含多條勞動爭議、買賣合同糾紛、產品責任糾紛。
企查查知識產權顯示,該公司于7月10日還公布一種電視機底托裝置及電視機專利,2020年新增其他自愿性工業產品認證2條,環境標志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0)各1條。
三星電子曾于2018年底關閉位于天津的智能手機生產廠,2019年關閉位于廣東省惠州的智能手機生產廠,今年7月最后一座個人電腦生產廠——蘇州工廠停運。
在華投資加速布局尖端產業
有分析指出,關廠的背后,并不意味著三星要放棄中國市場或是將供應鏈撤出中國。
據第一財經此前報道,一位三星內部人士否認撤出中國的說法,并稱從90年代算起,三星在華28年累計投資超400億美元,其中尖端產業投資近300億美元,尖端產業投資占比由2012年的13% 迅速提升至2019年的72%,這也充分說明三星看好中國市場前景,并不斷向符合政府指導方向的尖端制造產業轉型。三星在中國國內蘇州、西安、天津等多地仍有近20家工廠和7個研發中心。
與一些外企“本土研發、中國代工”的模式不同,三星在中國的產業布局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從東南沿海逐漸加速向中西部、內陸地區延伸,并加快了中國當下所需的尖端產業,比如半導體、OLED面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落地西安以后,三星電子先期投資105億美元建成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高端閃存芯片項目一期及封裝測試中心。項目一期于2014年5月竣工投產,截至目前運行順利。2017年8月,三星電子與陜西省、西安市及高新區政府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投資70億美元建設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閃存芯片二期項目。2020年3月,二期第一階段項目產品正式下線上市。目前,總投資80億美元的三星高端存儲芯片二期第二階段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預計2021年年中建成投產。
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3D V-Nand 閃存芯片,“西安造”的高端存儲芯片占到整個三星同類產品的37%,占到全世界同類產品的13%。三星項目的啟動,帶動100多個相關配套企業進駐西安,西安已逐漸形成一個過千億元的半導體產業集群,并將進一步躍升為世界具有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一季度公司進出口額為278.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該公司副總裁池賢基說。
不僅僅是半導體,三星在西安投資的鋰電池項目,以及在天津投資的OLED顯示屏生產線也都是中國三星向高端制造加碼的案例。從天津來看,雖然對于天津多條生產線等進行了調整,但與此同時新增了全球領先的車用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工廠、OLED顯示屏和動力電池生產線等高端制造項目,新增投資達2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