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重磅會議,四大舉措促進經濟恢復性增長!這一行業被重點提及
核心要聞:
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問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一要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二要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三要支持企業開展“共享用工”。四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簡化相關證照辦理。
----------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強調
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9月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研究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問題,研究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完善流通領域制度規范和標準,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韓正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匯報,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關于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匯報。
會議指出,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流通效率和生產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擴大交易范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都離不開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
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流通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國家骨干流通網絡逐步健全,流通領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環境顯著改善。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流通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我國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仍然不高,還存在不少堵點亟待打通。
會議指出,要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的良性循環,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競爭政策作用。要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要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強標準化建設和綠色發展,支持關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貿流通設施改造升級、健康發展。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快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要強化支付結算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多直達各流通環節經營主體的金融產品。要認真研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加快建立儲備充足、反應迅速、抗沖擊能力強的應急物流體系。
會議強調,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財經委員會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出臺許多政策舉措,成效是顯著的。當前,我國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很多問題必須從長遠角度、戰略高度來謀劃和推動解決。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研究決策的很多事項都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戰略性大事。要加強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增強抓落實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好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會議指出,做到“兩個維護”關鍵要體現在行動上,要增強宗旨意識,樹立正確政績觀,從講政治的高度抓落實。抓落實重在實效,關鍵看有沒有實現制定政策時的目標。要把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及時轉化為具體政策和法規,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增強戰略一致性。要設立工作臺賬,及時對賬,完善評估機制,抓好重大決策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
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確定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帶動新型消費的措施
促進經濟恢復性增長
部署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帶動新型消費的措施,促進經濟恢復性增長;部署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會議指出,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消費因疫情受到較大沖擊,成為經濟恢復的薄弱環節。基于網絡數字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支撐了新型消費逆勢快速發展,且潛力巨大。要打通制約經濟增長的消費堵點,鼓勵市場主體加快創新,更大釋放內需,增強經濟恢復性增長動力。
一要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創新無接觸消費模式。推廣在線開放課程、互聯網診療等服務。促進健身、旅游等線上線下融合。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加強農商互聯農產品供應鏈建設。
二要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網絡、物聯網等優先覆蓋核心商圈、產業園區、交通樞紐,建設千兆城市,加快農村商貿流通數字化升級,推進智能快件箱等終端建設共享。安全有序推進消費數據商用。
三要制定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帶動新型消費的稅收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措施降低移動支付費用成本。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強化靈活就業勞動保障,支持企業開展“共享用工”。
四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簡化相關證照辦理。深化包容審慎監管,健全用戶權益保護、產品追溯等機制,依法打擊侵權假冒、坑蒙拐騙、泄露隱私等行為,營造安心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
五要更好發揮傳統消費主體作用,增強新型消費帶動力。支持實體商業發展線上業務。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向線下拓展。鼓勵企業通過網絡促銷擴大影響,帶動實地消費。
會議指出,我國醫護人才總量、結構都還不適應健康中國建設需要。此次疫情更加顯現出公共衛生、重癥救治和護理等方面人才不足。要加大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力度,增強醫護人才保障。
一要優化醫護人才培養結構。加快培養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醫學院校要普遍開展面向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逐步擴大服務基層的定向免費全科醫學生培養規模,中央財政繼續支持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本科定向醫學生。擴大麻醉、感染、重癥、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高度重視護理人才培養,大力發展高職護理教育,增強一線護理力量。加快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深化醫學院校與疾控中心、傳染病醫院的醫教研合作。提高中醫藥專業教學中經典課程比重。
二要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臨床實踐保障機制,加強高校附屬醫院臨床教學職能,推進醫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建立中醫藥跟師臨床學習制度。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
三要圍繞提升臨床實踐能力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對經住院醫師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崗位聘用、職稱晉升等方面與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