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嚴堵“假離婚”買房,貸款可查婚姻登記信息
核心要聞:
央行出手了,房地產信息平臺功能,通過數據共享機制為商業銀行提供購房人婚姻登記(含結婚、離異)信息的查詢。成員名下在本市擁有的住房套數,作為貸款審核依據。
----------
深圳樓市再出重磅政策,央行出手了,炒房客又要慌了。
9月10日晚,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市住建局今日聯合發文,擬建立婚姻信息查詢機制,完善住房貸款管理。該通知稱,深圳是將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信息平臺功能,通過數據共享機制為商業銀行提供購房人婚姻登記(含結婚、離異)信息的查詢便利。
上述婚姻信息查詢機制在全國尚屬首次。
深圳嚴堵“假離婚”買房:
商業銀行辦個人貸款可查詢婚姻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市住建局9月10日聯合發文,擬建立婚姻信息查詢機制,完善住房貸款管理。
該通知稱,為了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要求,深圳市將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信息平臺功能,通過數據共享機制為商業銀行提供購房人婚姻登記(含結婚、離異)信息的查詢便利。
通知要求商業銀行辦理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應通過房地產信息平臺,查詢借款人婚姻狀況和購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員名下在本市擁有的住房套數,作為貸款審核依據。
該通知還要求,商業銀行要據此做好相關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的配套調整。
據了解,此前在深圳市場上,因為商業銀行辦理個人住房貸款時未能與政府部門聯網查詢個人婚姻狀況,所以有部分借款人通過提交“假離婚”信息來獲取房貸或更低首付的房貸。而現在,如商業銀行與住建部門聯網,依靠“假離婚”信息申請房貸或更低首付的房貸行為將被封堵。
假離婚炒房套路
因限購等原因,在購房市場上,不少市民通過“假離婚”或者“假結婚”等方式“曲線”買房,助長了炒房之風,擾亂了房產調控市場。雖然各地均有不同的限購政策,但至今仍未完全杜絕此類現象。
為規避限購政策,有的夫妻在“購房”和“結婚證”之間選擇了“購房”——雙方通過協議離婚,離婚協議約定將所有房產劃歸一方所有,另一方“凈身出戶”、恢復單身,即可用本地戶籍再購買一套房產。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假離婚”。
辦理離婚手續后,恢復單身且無房的一方,可以繼續擁有一套房的購房資格,還有人通過與其他人“假結婚”,再次獲得兩套房的購房資格。如此操作,在樓市火熱的城市屢見不鮮,也成為限購之后,炒房客曲線炒房的新姿勢。
此前,深圳就曾嘗試抬高“假離婚”購房的門檻,遏制炒房的勢頭。深圳規定,購房人離婚兩年內申請住房貸款,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七成。
今年以來,深圳樓市高溫不退,為堵住炒房的通道,深圳住建局7月15日發布通知,收緊調控措施,進一步提高了離異人群的購房門檻。
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深圳戶籍落戶滿3年且社保滿36個月才能購房,而此前,深圳對深戶居民并沒有落戶時間和繳納個稅或社保的要求,居民落戶即可購房。
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夫妻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在首付比例上,提高了無房但有房貸記錄或已有1套住房的購房家庭購買非普通住房的首付門檻:最低首付款比例均提高10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深圳市此次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還從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發揮稅收調控作用、細化普通住房標準、加強熱點樓盤銷售管理、推行房屋抵押合同網簽管理、加大二手住房交易信息公開力度、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多方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