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創板50ETF獲批!2.7萬億市場沸騰
核心要聞:
跟蹤科創50指數的首批科創板50ETF產品正式獲批,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基金等四家公司嘗鮮“頭啖湯”??苿?0ETF新產品獲批后,公司將盡快啟動發售工作。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將正式迎來科創板指數投資的“新時代”。
----------
繼科創主題基金、主投科創板主題基金之后,科創板市場創新產品再迎大消息。
近日,跟蹤科創50指數的首批科創板50ETF產品正式獲批,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基金等四家公司嘗鮮“頭啖湯”。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科創50ETF新產品獲批后,公司將盡快啟動發售工作。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將正式迎來科創板指數投資的“新時代”。
今年漲幅超30%
科創50指數體現“硬科技”特征
證監會官網公司的資料顯示,在今年7月15日,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基金紛紛上報了“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及其聯接基金”,上述產品在當月22日就正式獲得受理,并在近日正式獲批。
從產品的托管人看,華夏基金旗下科創板50ETF在招商銀行托管,易方達基金旗下產品在工商銀行托管,工銀瑞信、華泰柏瑞旗下科創板50ETF則分別選擇在農行、建行托管。
從這類創新產品跟蹤的指數情況看,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
工銀瑞信基金指數投資中心總經理章赟表示,科創50指數篩選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家公司作為成份股,最能體現科創板整體特征。因為高精尖的科技領域,更新換代、自我進化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均更快,科創50指數按季度調整,相較其他主流指數調整頻率更高,效率更快,更能夠及時反映科技市場的風格變化和產業變遷,加速指數自身迭代。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19日,上交所就發布公告稱,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于2020年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公開信息顯示,科創50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截至今年9月11日,該指數運行9個多月以來,漲幅達31.25%,賺錢效應超過了同期滬深300、中證500同期12.95%、19.82%的漲幅,在主流指數中表現優異。
據悉,基于科學的編制方式,科創50指數呈現出極強的硬科技特色和充分的板塊代表性。從行業分布看,科創50指數的一級行業分布包括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等,科技屬性極強,且行業集中度非常高,主要聚焦幾個高新領域,是中國未來高新技術的集中體現。
其中,截至9月10日,金山辦公、傳音控股、中微公司、南微醫學等信息技術行業、醫藥衛生等行業個股,位居指數前十大重倉股,投資權重位居5%-12%之間。
在行業人士看來,首批獲批的科創板50ETF都跟蹤科創50指數,在跟蹤指數相同的前提下,ETF產品的差異更多體現在基金公司整體實力和投資運作管理的精細化運營方面。
以華夏基金為例,華夏基金是目前境內權益類ET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連續16年排名行業第一,也是業內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基金公司。截至今年 6月30日,華夏基金ETF管理總規模超1500億元,市場占比近25%。在投研力量方面,目前華夏基金負責ETF、指數基金管理的數量投資部,由近30名具有多年豐富經驗的海內外專業投資經理以及專職研究人員組成,為產品運營管理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而華泰柏瑞基金也是業內ETF管理經驗最豐富的公司之一,是國內最早涉足ETF領域的管理人之一,發行了市場首只跨市場ETF和首只紅利主題ETF。公司在被動投資領域精耕細作,保持著十四載無差錯運營的記錄,獲得了機構投資者、廣大個人投資者和業內各界的高度認可,多次獲得三大報權威獎項肯定。
而工銀瑞信基金,目前已擁有32只(基金份額合并計算)被動產品,建立了包括寬基、行業、主題、固收、海外、商品等領域在內的全覆蓋的產品體系。公司于業內率先成立了指數投資中心,在產品創新方面,工銀瑞信曾相繼推出市場上獨家的上證央企50ETF、深證紅利ETF、首只印度市場基金,以及首批滬深港跨境ETF、彭博巴克萊指數債券基金等創新產品。公司的指數產品設計和投資管理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產品漲跌幅增至20%
可借助指基分享科技周期紅利
談及首批科創板50ETF產品的投資機會,多位業內人士認為, 科創50指數是科創板塊的“核心資產”,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科創板發展前景值得看好,該指數的投資價值也將持續被市場關注。
華夏基金表示,科創企業普遍具有技術新、前景不確定、業績波動大、風險高等特征,而且上市后可能存在股價波動的風險。這給科創板企業的研究和情況跟蹤帶來挑戰,普通投資者較難具備專業研究能力和持續跟蹤精力。相較投資個股,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進行指數投資是一種既能把握科創板趨勢性機遇,又能通過分散投資降低個股風險的投資方式。
易方達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成曦分析,從去年年報來看,科創50指數成份股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3%,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有望為業績增長提供可持續的助推力。同時,該指數每季度還會重新調整一次,在科創板穩步擴容升級的背景下,通過成份股的定期新陳代謝,科創50指數將能夠始終保持對板塊優秀公司的代表性。
成曦認為,指數投資是參與科創板投資最簡單實用的方式之一??紤]到科創板個股波動大、業績不確定性強、研究難度高,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選用適合自身投資屬性的指數化投資工具進行配置,能夠較好地分散個股風險。
工銀瑞信基金章赟也表示,科創50指數作為目前表征科創板的唯一核心指數,能充分反映科創企業整體表現,而且稀缺性明顯,也為個人投資者分享科技周期紅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科技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近年來,我國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參與科創板投資,一方面支持我國科技強國、創新驅動戰略的發展,支持科創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將共享科技創新帶來的成果和紅利,緊緊把握時代潮流。
柳軍表示,未來跟蹤科創板50指數的ETF產品推出后,是繼上證50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和創業板ETF之后,A股市場最重要的代表性指數ETF,將大幅降低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投資的門檻,目前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需要滿足50萬資金和2年投資經驗的條件,科創板ETF的推出豐富了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投資工具。
除了投資機會外,也有行業人士提示了該指數可能面臨的投資風險。
章赟稱,科創板存在兩個投資風險值得關注:一個是科創板漲跌幅是20%,相較其他板塊10%的漲跌幅限制,不可避免波動率更大一些,投資者需對其風險特征有充分把握;另一個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硬核科技”定位,對研發、科技等要求高,對盈利要求并沒有其他板塊那么高。然而,公司價值來自于估值和盈利,沒有盈利的公司若長期無法將其核心技術、生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盈利,投資將存在風險,這一點也是廣大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此外,柳軍還強調,科創板50ETF將接軌科創板的制度安排,ETF漲跌幅也將相應調整為20%,大大增強ETF的可交易性和流動性,成為投資者新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