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快淘汰水泥落后產能
2020年已經過了一大半,化解水泥過剩產能的“大限”將至,各地正加緊水泥產能置換、加快淘汰水泥落后產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初公開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明確提出,已停產2年或3年內累計生產不超過1年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產線不能用于產能置換,該項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實行。因此,多地趕在2021年之前擴大了產能置換的規模。
根據中國建筑(行情601668,診股)材料聯合會去年11月公開的《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2019)》,2020年年底前,要淘汰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70%以下的地區(以省為單位)2000噸/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
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7月發布消息稱,中國建材(港股03323)集團旗下寧夏建材(行情600449,診股)吳忠賽馬產業扶貧產能置換日產5000噸新型二代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順利點火投產。按照規定,寧夏建材集團淘汰熟料產能5100噸/日,并置換建設上述5000噸/日的水泥熟料生產線。
卓創資訊水泥行業分析師侯林林告訴上海證券報,在部分地區,中國建材旗下2500噸/日規模的熟料生產線較多,生產效率偏低。幾條小線置換成5000噸/日以上的大線之后,其產銷效率將大幅提升,也有利于提升中國建材在當地市場的話語權和主導力。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9月10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運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擬在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建設一條44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已完成置換的產能為6600噸/日。根據該公告,山西省2020年已經退出的水泥產能合計達6600噸/日,涉及大同七峰山水泥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近日表示,河北堅定不移壓減過剩產能。2018年至2020年7月,河北省共壓減退出水泥產能647.4萬噸。
“為做好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全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2016年以來,河北主動自我加壓,共壓減水泥產能1194.9萬噸,企業數量由518家減少到206家。”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周久建介紹稱。
據水泥人網統計,去年,全國水泥行業共淘汰落后產能1800萬噸,涉及熟料生產線26條。目前,全國正在運行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約1700條,其中2500噸/日以下的占比為18%。預計2年內將要淘汰的熟料生產線約300條,超過2100家水泥廠面臨淘汰。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認為,水泥行業的壓減產能包含過剩產能、過載產能、低值產能、落后產能。水泥去產能的任務將伴隨著國家整個工業化的過程,從產品消費高平臺期下降到長期需求穩定期,去產能任務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