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 我們當為華為點亮滿天星光
1
猶記得2001年3月,北國大地堅冰未融,神州南濱的早春,暖陽中仍帶著料峭。
當時,全球資本市場尚處在互聯網泡沫破裂的余悸之中瑟瑟,而中國經歷了90年代中后期從經濟過熱到去杠桿的大起大落,彼時尚未入市,經濟發展的前路去途,許多人還看不清楚。有些人仍然堅信中國的未來,而更多的人其實無法預料到,短短兩年之后,一個盛世即將噴薄而出。
就在那個冰下蠢蠢的氣候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在華為的企業內刊上表發了一篇《華為的冬天》。
三年后,2004年10月,任正非拍板決定,何庭波奉命籌建半導體公司“華為海思”。任正非說:給你2萬人,每年4個億美元的經費,一定要站起來!
當時的任正非,56歲的年紀,鬢連喉的一片胡子,微微向兩邊拉上去的嘴角,透出不屈與堅強。
當時,人們不解,人們甚至覺得任正非是杞人憂天。因為華為在2000年的營收為220億,凈利潤也高達30億人民幣。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家活得相當好的企業。
15年后,2019年5月17日,美國悍然將華為等一系列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的時候,人們在網上開始流傳海思的一封內部員工信。
正如何庭波在這封內部信中所說,
多年前,還是云淡風輕的季節,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數千個日夜中,我們星夜兼程,艱苦前行。
事實上,只有到“命運的年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的時候,人們才恍然領悟到2004年10月那個果落蟲鳴的深秋,何庭波開啟“海思”征程的那個起點的珍貴意義。
居安者,當思危。任正非與華為的憂患意識,早在20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今天的會發生的最壞的結果。
今夜,華為遭此至暗時刻,我們當為華為點亮滿天星光。
2
現在,北京時間2020年9月16日,凌晨。
再過12小時,沒有任何變數,華為的即將承受芯片斷供的命運。鐵幕落下,至暗時刻降臨!
這個場景,任正非在深夜夢回的時候構想過無數次。
正如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中所說的,“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任正非說:
“華為公司老喊狼來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會來了。今年我們要廣泛展開對危機的討論,討論華為有什么危機,你的部門有什么危機,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機,你的流程的那一點有什么危機。還能改進嗎?還能改進嗎?還能提高人均效益嗎?”
任正非是清醒的,華為是清醒的。
只有任老這樣生于戰火之中,生命中經歷了無數跌宕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居安思危的意義。華為這些年,正是在不斷的自我革新的過程中,才保持著強大的進化能力,才能在面對千禧年那種繁榮的時候,基于對最極端情形的假設,啟動了“華為海思”項目。
也許在2000年的時候,對于任正非而言,危機是來自內部,來自組織架構,來自員工的銳氣消退,來自富裕滋生的腐化。
但是今天,危難真正降臨的時候,其實華為早就15年前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些年,在盛世與繁榮中自我膨脹,狂賭豪博,一擲千金的企業主不要太多。隨著全球金融收緊,繼之以大國之間兵戎相見,破產、倒閉、欠債不還的,也是不要太多。
華為在面對繁榮時的清醒,在遭受打擊時的保持冷靜,在中國企業中堪稱一股清流。
華為的清醒,還體現在對極端民粹思想的警惕。任正非在許多場合多次說過,大家不要認為愛華為就要愛華為手機。在中國,不少企業在競爭中一旦處于劣勢,就喜歡打“愛國牌”。事實上,那些扯虎皮做大旗,打“愛國牌”為自己遮風擋雨的企業收割民眾智商稅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手軟。
2018年4月20日,也就是中興遭受美國政府制裁4天后,華為陳黎芳對員工說:“大家關心世界格局,現在網上看到的各種信息也很多,我想把任總最近和我們團隊分享的話也分享給大家:
‘我們要正視美國的強大,看到差距,堅定地向美國學習,永遠不要讓反美情緒主導我們的工作。在社會上不要支持民粹主義,在內部不允許出現民粹,至少不允許它有言論的機會。全體員工要有危機感,不能盲目樂觀,不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
今夜,華為遭此至暗時刻,我們當為華為點亮滿天星光。
3
華為向來不標榜自己“愛國”。華為的愛國,體現在納稅、創造的就業,體現在對中國科技進步做出的推動,體現在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技術人才。
華為向來主張中西方交流與互相尊重。
2018年9月29日,任正非對華為的員工說:“我們要解決在西方遇到的問題,首先要充分認識西方的價值觀,站在他們的立場去理解他們。
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很容易接受我們的觀點,日韓也還好一點,歐美很難。如果我們和西方價值觀不一樣,怎么進得去西方?那他們就會認為我們是在進攻。他們一定會把墻越筑越厚、越筑越高,我們的困難就越來越大。
我們這些年,都是采取中國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世界的格局、去揣測西方的意圖。要對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就必須站在西方的觀念上理解西方。”
華為在半導體與硬件方面在中國當屬領軍企業,然而華為從來不盲目自大,而是虛心地向比自己強大的企業學習。
2019年1月17日,有記者問任正非:“以華為目前的業務結構和體量,現在還有一個學習的榜樣嗎?”
任正非回答道:“第一,亞馬遜的開發模式值得我們學習,一個賣書的書店突然成為全世界電信營運商的最大競爭對手,也是全世界電信設備商的最大競爭對手。第二,谷歌也很厲害,大家也看到‘谷歌軍團’的作戰方式。第三,微軟也很厲害。怎么沒有學習榜樣呢?到處都是老師,到處都可以學習。”
2019年4月,世界芯片產業格局發生變化,蘋果表示希望能從華為采購5G芯片。4月15日,任正非說:“在向智能手機競爭對手出售高速5G芯片和其他芯片方面,華為持開放態度。這其中也包括蘋果公司。”
與任總這番話透露出來的氣度相比,川普簡直就是小人心度君子服;當然,他的政客本質決定了他只能這樣做。
事實上,華為從來都是站在商業的角度與其他人和其他企業相處的,他從不把蘋果當成死敵,也不把美國視為非我族類。
任正非與華為的精神,值得每一家有擔當的企業與每個正直的人學習敬仰。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凍斃。
幾天前,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說:沒有人能熄滅滿天星光。
今夜,華為遭此至暗時刻。讓我們一起,為華為點亮滿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