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10月做多機會來了...
核心要聞:
國金證券:在行業相對基本面的拐點出現之前,當前A股市場估值分化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中銀證券:前期強勢的科技和消費板塊即將迎來估值分化,產業趨勢向上、業績確定性高而估值尚可的行業有望依然維持強勢。
中信證券:可以開始配置調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龍頭。
華夏基金:可關注景氣度改善的行業、板塊,包括5G基礎設施、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在擇股上應關注公司的盈利情況,注重“性價比”。
----------
今日早盤,A股圍繞前收盤點位小幅震蕩,兩市主要股指高開低走,截至午間收盤均小幅回調。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國聯證券,股價一度大漲75%。
盤面上,軍工、數字貨幣、造紙、種業等板塊漲幅居前,酒店餐飲、保險、釀酒等板塊跌幅居前。北上資金凈流出32.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12億元,深股通凈流出20.7億元。
數字貨幣政策利好頻傳
數字貨幣近來政策利好頻傳,今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總體方案》提出,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依托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標準體系,加強監管創新。
另外上周末,央行主管金融雜志《中國金融》發表文章《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發展新機遇》。文章提到,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就開始了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截至2020年4月,已為數字貨幣及其相關內容提交22件、65件、43件專利申請,涵蓋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應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完成技術儲備,具備了落地條件。
受政策利好促進,今日早盤數字貨幣板塊放量高開高走,板塊指數盤中一度大漲3%,半日成交接近前一交易日前天成交。科達股份開盤一字漲停,匯金股份、金固股份、紫光國微、精準信息等紛紛強勢拉升。
昨日,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雙雙發布公告,國聯證券擬受讓長沙涌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的股份;另外,國聯證券擬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國金證券。此次合并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因收購與合并尚處籌劃階段,兩家券商今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若合并成功,這將成為A股史上首例上市券商之間的合并重組案例。兩家上市券商合并后,市值將達到930億元,有望沖入第一梯隊券商。國聯證券剛剛登陸A股市場才兩個月就出擊兼并比自己體量大的“涌金系”國金證券,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雖然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A股停牌,但港股國聯證券并未停牌,早盤高開逾75%,后略有回調,但仍大漲近50%,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急劇放大超10倍。在國聯證券放量飆升的帶動下,平安證券集團控股、首都創投、西證國際證券等紛紛大漲。A股券商股也不甘寂寞,浙商證券開盤漲停,國元證券盤中一度直線拉漲停,哈高科、第一創業、華安證券等漲幅居前。
機構:10月是較好做多窗口
國金證券認為,當前市場核心矛盾是經濟復蘇和貨幣政策的拉鋸,經濟仍屬于弱復蘇,其中典型的特征是消費恢復強度明顯低于工業生產,考慮到疫情對收入分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消費修復或需要更長的時間,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費。整體而言,短期內并看不到通脹壓力,貨幣政策也難以大幅收緊。四季度市場節奏前瞻:10月份是較好的做多窗口。在行業相對基本面的拐點出現之前,當前A股市場估值分化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中銀證券指出,當前A股資產中長期配置邏輯尚未遭到破壞,A股已經對三季度盈利預期充分計價,未來隨著盈利逐步回暖,A股下行風險可控而潛在上行空間較大。隨著全球流動性環境進入邊際拐點,市場估值溢價逐步回歸,盈利上行預期下順周期板塊將會吸引資金提前布局。配置上需更加均衡,增加部分低估值順周期板塊配置比例。前期強勢的科技和消費板塊即將迎來估值分化,產業趨勢向上、業績確定性高而估值尚可的行業有望依然維持強勢。
中信證券稱,流動性和信用寬松環境不變,優質成長股因短期調倉和博弈產生的估值調整不會持續,存量資金的紊亂行為接近尾聲,外資回流和科創50ETF發行將催化資金重聚合力,預計推動9月下旬開啟新一輪中期慢漲。配置上,建議繼續聚焦順周期與高彈性品種,包括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漲價和全球經濟預期修復的周期板塊,受益于經濟復蘇和消費回暖的可選消費品種,以及絕對估值低且已經相對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塊,包括保險和銀行。另外,可以開始配置調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龍頭。
華夏基金表示,四季度A股的波動性增加,市場有望維持震蕩上行走勢。在此情況下,有基本面支撐的科技股有反彈基礎。行業選擇上,投資者可關注景氣度改善的行業、板塊,包括5G基礎設施、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在擇股上應關注公司的盈利情況,注重“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