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借殼上市的股票能不能買?有什么方法
如何判斷借殼上市的股票能不能買?
所謂借殼上市,指的是沒有上市的公司想要快速簡單的上市,那么就通過收購一家瀕臨倒閉的上市公司,讓其成為自己的子公司,這樣一來就實現了借殼上市。那么借殼上市的股票是否能夠買入呢?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公司的市值
一個殼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在于市盈率的大小,借殼目前主要的操作方式都是用增量發行股份來進行購買資產,而對于收購方而言,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借殼之后的權益被原有公司分享與攤薄,而借殼重組的股比攤薄是無償的,這也是給殼資源方原有股東的一種利益讓渡。
借殼方重組后的股權比例取決于自身估值大小和上市公司市值。通常而言,借殼方資產體量即交易評估值客觀的,市場借殼的評估基本都是在8-12倍PE左右,天下人皆知。殼公司市值越小,重組后借殼方股東占比越高,后續上市后分享市值財富越多,股本融資空間也就越大。
簡單舉例子,某借殼企業利潤為2億元,借殼估值為20億元。若殼市值為10億元采用增發方式借殼操作后,借殼企業全體股東占比就是66.6%。若殼洗盤是什么意思公司市值為30億元,則重組完成后股比僅為40%營業利潤率。若借殼資產后續資本市場能支撐30倍估值則重組后上市公司總市值為60億元,借殼后股比大小直接決定了借殼方重組后的市值財富是40億元還是24億元。
借殼上市后的股比是借殼方最為關心,除非有兩種情況。要么借殼方是國有企業,完成上市是政治目標對股比不太財富;或者重組方后續有很大體量的資產可以二次注入增加股比,即有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