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時羅素納入中國國債時間2021年10月 入富有何意義?
9月25日早間,富時羅素官宣,中國國債將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預期2021年10月開始實施納入。不過具體納入時間還需在2021年3月,根據對最近宣布的改革措施是否已對市場的可投資性做出預期的實際改善而做最后確認。
在此之前,中國債券已被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BGA)、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先后納入。如果此次納指成功,這意味著中國債券被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全部納入,中國債券市場開放又進一步。
據機構測算,納入WGBI后,中國國債將吸引超千億美元外資流入,這一資金規模將超出中國債券被納入BBGA、GBI-EM帶來的資金流量。此前高盛曾預測稱,如果中國債券在WGBI指數中占5.7%的權重,最終流入中國債市的總資金將高達1400億美元(約合9600億人民幣),從而為人民幣提供進一步的支撐。
中國的國債市場,是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規模達15萬億美元,近年來對全球資金正產生持續吸引力。CSOP的數據顯示,最近幾年外資持有中國國債大幅增加,目前比2015年的水平幾乎高出3倍,達到逾4000億美元。
Goh表示,大額利差是吸引外資持續流入的關鍵。目前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2%,相比之下,以美元計價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僅為0.67%。
此前,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和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已經納入中國國債,為我國國債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
摩根士丹利預計,隨著投資者繼續追捧中國A股及國債、公司債市場,未來10年將有3萬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中國。A股目前也已被納入主要新興市場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