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超越工農中建 這家農商行半年人均薪酬37萬!

      一直以來,銀行被外界視為“最賺錢”的行業,銀行人收入也飽受關注。

      疫情原因,上半年銀行資產質量承壓,且經營情況整體不佳,隨之關于大行降薪的傳聞屢屢不斷。

      “薪資確實降了!”不少受訪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樣表示。

      盡管工農中建4家銀行曾回應稱沒有降薪計劃,但關于“銀行到底降沒降薪”這一問題仍吊足大家胃口,隨著上市銀行半年度報告披露完畢,真相也呼之欲出。

      但在銀行年報中又未詳盡披露員工薪酬的具體信息,所以,記者在統計各家銀行員工薪酬時,選用的指標為:(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員工以及為員工支付的現金,包括員工人數(不包含派遣員工)在內的所有數據口徑均為并表前數據。通過上述公式統計得到的銀行全年員工薪酬支出中,包括了不少除薪酬以外的支出,例如五險一金等等。

      每經記者據此統計,上半年33家A股銀行支付的員工費用合計約3540億元,較去年同期約增加22億元,同比增長約0.6個百分點。而廈門銀行(行情601187,診股)、紫金銀行(行情601860,診股)、江陰銀行(行情002807,診股)因未公告相關數據,未統計在內。從不同性質銀行來看,股份行表現依舊亮眼,上半年招行人均薪酬高達34.3萬元;大行整體表現平平,人均薪酬維持在11萬~15萬元之間;而城商行、農商行差異較大,人均收入10萬~35萬元不等。

      超越工農中建,這家農商行半年人均薪酬37萬!

    國有大行人均薪酬下滑明顯

      此前,關于銀行降薪的傳聞在社交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傳聞直指中信銀行(行情601998,診股)降薪20%、建行降薪30%。雖然后續中農工建四大行回應稱沒有降薪計劃,但據財報數據顯示卻并非如此。

      從人均薪酬來看,六大行上半年最高的交行為13.06萬元,中行以11.07萬元墊底。而傳聞降薪30%的建行為12.1萬元,人均薪酬同比減少7500元,降幅5.86%。此外,郵儲、農行、工行人均薪酬分別為11.93萬元、12.45萬元、11.42萬元。

      另外,從員工平均薪酬增幅來看,上半年農行微增0.24%,人均薪酬同比上漲300元;交行下降7.73%,人均薪酬同比減少1.09萬元;中行下降5.6%,人均薪酬同比減少6500元;工行下降1.37%,人均薪酬同比減少1600元。

      從上半年國有大行員工費用支出口徑來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交行同比降幅為7.49%,中行同比下降5.48%,建行、工行同比分別下降5.86%、2.35%。郵儲銀行(行情601658,診股)因2019年中報僅公布了集團口徑相關數據,本行口徑暫無可比數據。

    股份行逆勢而起 招行人均34.3萬元

      與六大行情況截然相反的是,股份行似乎受疫情沖擊并不大,上半年人均薪酬普遍逆勢上升,整體上看,股份行的員工薪酬比六大行高出近一倍。

      傳言中降薪20%的中信銀行,薪酬不降反升,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增長4.04%至23.38萬元。而股份行中的佼佼者——招行,上半年人均薪酬為34.3萬元,同比增長9.84%。作為優等生的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人均薪酬為29.82萬元,雖然同比減少了3.04萬元,仍在股份行排名第二。

      此外,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浙商銀行(行情601916,診股)人均薪酬也居股份行前列,分別為28.14萬元、27萬元。而華夏銀行(行情600015,診股)以人均17.07萬元墊底,也是唯一一家人均薪酬未超過20萬的股份行。

      就員工平均薪酬漲幅而言,光大銀行由22.88萬元上升至28.14萬元,同比增幅為22.98%,在記者統計的所有上市銀行中漲幅第一。緊接著是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診股)、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同比增幅為11.69%和9.84%。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行情600000,診股)、浙商銀行卻出現下滑,同比分別下降9.24%、0.76%、10.43%。

    城、農商行分化嚴重 蘇農銀行(行情603323,診股)人均超37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六大行和股份行人均薪酬整齊劃一地穩定在10萬—15萬元、20萬—30萬元兩個區間,而城商行、農商行人均薪酬差距較大。比如,西安銀行(行情600928,診股)上半年人均薪酬僅13.99萬元,而蘇農銀行則高達37.62萬元,近乎前者的3倍。

      分地區看,江浙滬地區城商行人均薪酬普遍較高,如江蘇銀行(行情600919,診股)(28.35萬元)、南京銀行(行情601009,診股)(26.16萬元)、杭州銀行(行情600926,診股)(25.92萬元)、寧波銀行(行情002142,診股)(23.37萬元)、蘇州銀行(行情002966,診股)(22.82萬元)、上海銀行(行情601229,診股)(22.78萬元)。而該區域的農商行,除蘇農銀行外,常熟銀行(行情601128,診股)、張家港行(行情002839,診股)、無錫銀行(行情600908,診股)上半年人均薪酬分別為16.02萬元、17.51萬元、14.07萬元,普遍低于該地區的城商行。

      再看中西部地區的城商行,長沙銀行(行情601577,診股)(20.3萬元)、貴陽銀行(行情601997,診股)(20.17萬元)、成都銀行(行情601838,診股)(18.4萬元)、鄭州銀行(行情002936,診股)(16.33萬元),西安銀行以人均薪酬13.99萬元墊底。

      此外,從員工人均薪酬增幅來看,青島銀行(行情002948,診股)為19.56萬元,同比增長9.15%,居中小銀行之首。蘇農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同比增長7.21%、6.82%、6.78%。而鄭州銀行人均薪酬同比下降24.75%至16.33萬元,該行也是中小銀行中增幅排名在最后的。

      綜合看來,城商行、農商行人均薪酬差距較大,且收入增長速度不一。蘇農銀行2019年以人均年薪43.6萬元,獨霸農商行榜首,甚至超越多數城商行。而西安銀行表現一直乏力,去年以人均薪酬29.48萬元在13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末尾,而今年上半年卻依舊墊底。

    到底降沒降薪?其實它才是“主因”

      一般而言,銀行員工的工資是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福利三部分構成。不少接受訪問的從業人員向記者表示,自己“被平均了”。“平均數”確實很難反應每一個銀行員工的真實收入,同一家銀行因地域、崗位、部門、層級等不同,也導致了薪資水平千差萬別。

      比如,一川東北地區國有大行信貸員告訴每經記者:“確實是減少了,但主要是績效工資減少了。因為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展業,業務量下去了。”一西南地區的農商行信貸員也表示:“跟去年同期相比的話,我的薪酬減少了10%左右,因為業績提成少了。”他說,疫情期間工資還是照常發,但是像業務崗的員工本就靠提成掙收入,但不能下結論說銀行降薪。

      同時,記者也采訪了其他崗位的從業人員。華中地區一城商行風控崗員工表示,雖然他自己本身不做業務,他的績效工資掛鉤支行績效的平均數,所以自己績效降了50%左右。此外,東北地區一農商行柜員表示:“我的工資本來就不高,沒什么下降空間,主要是固定工資構成,沒提成可拿,疫情期間工資也照發,沒感受到降薪。”

      “我們降了,個人感覺比較科學,更應該叫薪酬結構優化。”一東部沿海地區城商行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他表示,固定工資肯定沒降,但因為經營壓力加大,績效的分配更傾向于營銷一線,所以一般管理崗位薪水是有下降的,營銷人員本來就按業務量來,但因為傾斜政策,同樣的業務量拿到更多,這樣的策略也比較科學,因為給銀行帶來創收的主要還是靠業務人員。

      他補充道:“銀行本就是做業務的,薪水多少與業務緊密相關,如果非得貼上降薪的標簽,就是業務難做導致營收及利潤下降,報酬自然少了。有些業務不好做但薪酬高,是要留住核心員工,有些業務很好做,薪酬并不高,這是在依據市場水平權衡,以上解決的是系數問題,核心就是看業務。”

      事實上,不同性質的銀行,因管理方式、薪酬制度、市場資源存在差異,也使行業收入水平差距較大。比如,部分銀行資金技術實力強,特殊時期仍可通過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方式展業,所以員工收入依舊可觀。但結合上述采訪可以窺探,大行回應沒有降薪計劃也無需質疑,疫情原因無法正常展業,部分員工業務提成減少了,這才是構成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吧!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威宁| 社旗县| 凌源市| 绥滨县| 炎陵县| 麦盖提县| 廊坊市| 西华县| 安义县| 肥东县| 横峰县| 蒙自县| 贵州省| 澎湖县| 温泉县| 石门县| 石河子市| 绥芬河市| 九寨沟县| 阆中市| 棋牌| 桃园县| 普洱| 惠来县| 土默特右旗| 溧阳市| 临泉县| 巴楚县| 余干县| 大方县| 天柱县| 喜德县| 镶黄旗| 新化县| 宜章县| 旺苍县| 木里| 邹平县| 浙江省|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