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倉再次虧損逾1億元,秦安股份再次驚擾投資圈
核心要聞:
秦安股份公司對前期建倉的期貨投資合約進行部分平倉,平倉虧損人民幣1.06億元,占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89.85%,平倉虧損將計入公司2020年度損益,目前累計平倉虧損2.49億元。
----------
十幾次連續平倉全盈的驚嘆余音尚在,平倉虧損公告又來了,秦安股份期貨投資的盈虧,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最新進展:平倉再次虧損逾1億元
昨日下午,秦安股份發布公告稱,2020年9月24日至9月25日,公司對前期建倉的期貨投資合約進行部分平倉,平倉虧損人民幣1.06億元,占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89.85%,平倉虧損將計入公司2020年度損益,目前累計平倉虧損2.49億元。
從期貨日報記者統計的數據來看,這是秦安股份第3次出現平倉虧損的消息,此前分別在9月12日至9月22日、9月23日,兩次平倉虧損分別為6952.55萬元和7348.38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于前兩次平倉虧損后再入金的行為,此次平倉虧損后,秦安股份選擇從期貨賬戶中出金1.6億元。
累計出金逾5億元保障期貨投資本金安全
期貨日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加上本次的出金,秦安股份目前在期貨投資方面已累計轉出資金50294.59萬元,而截至9月25日,期貨交易累計投入本金49999.98萬元,也就是說,目前期貨端的出金額大于入金額。
針對期貨投資虧損對公司經營的影響,秦安股份表示,公司積極控制投資規模保障資金相對安全,超額轉出了已投入的本金額度,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資金需要,不會對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25日,公司期貨投入資金51704.72萬元,主要是期貨交易投入的保證金、目前期貨賬戶中未使用的未來可用于投入保證金的資金以及浮虧資金。秦安股份強調,未來公司不會在期貨賬戶中投入新的資金,公司目前期貨投資風險敞口和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額為5.17億元(系不考慮目前已經虧損情況,未來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額),極端情況下若發生穿倉,可能出現超額損失,公司財務狀況及生產經營將面臨較大風險。
對此,來自某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的人士表示,從秦安股份目前賬戶出入金的情況來看,賬戶中留存的主要是前期期貨投資的盈利資金,以盈利資金來進行操作。
“從目前秦安股份公告看,期貨產生的虧損應該尚未涉及本金損失。”江蘇金貿鋼寶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期現分析師蔡擁政則表示,目前期貨投資平倉盈虧金額波動較大,說明秦安股份的期貨持倉較重,這也導致了公允價值大幅波動,從而帶來信息披露工作量的增加,也給公司市值管理帶來了影響。
據Wind數據,自開展期貨投資以來,秦安股份的股價振蕩上行,一度沖高至12.40元/股,隨后在本月初開始回落,截至上周五收盤,公司股票報8.75元/股,上周股價累計下跌20.53%。
風控措施再增加,累計收益余2億元時全部平倉
除了收回期貨投資本金,秦安股份也披露了更多的風控措施。
公告顯示,秦安股份在期貨交易操作的過程中,存在著市場系統性風險、政策風險、操作風險、技術風險等。
針對可能存在的各項風險,秦安股份曾表示,安排相關人員密切關注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評估分析及匯報風險,由期貨管理小組或經授權的人員做出相應風險管理決策,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內控制度的規定進行風險控制和管理,有效防范、發現和化解風險,確保進行期貨交易的資金相對安全。
從秦安股份制定的“期貨交易管理制度”來看,目前的止損線為董事會授權的50000萬元自有資金的15%,即期貨投資投入的本金(不含滾存收益)出現7500萬虧損時進行平倉止損。
最新公告中則再披露針對大額浮虧的風控措施。秦安股份表示,在公司期貨交易出現大額浮虧的情況下,為減少相關風險,公司會采取進一步的風控措施:一是將嚴格控制期貨賬戶資金額度;二是不再轉入資金,并逐步減少期貨投資倉位;三是設置安全線,確保初始投入資金49999.98 萬元(即本金)的安全。
與此同時,為確保這一控制措施有效實施,秦安股份表示,若期貨虧損(含浮虧)持續增加,公司將于期貨投資累計收益(含前期平倉收益、虧損、浮虧、浮盈)余2億元時進行全部平倉,確保本金安全。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截至9月25日,秦安股份期貨投資的累計平倉收益額已經回落至51999.32萬元,此前該數額最高曾達到76900.53萬元。
對此,前述的市場人士表示,從秦安股份目前期貨投資情況來看,風控的操作相對規范。“第一,企業在開展期貨業務的過程中,當出現盈利或者是盈利后再有回撤的時候,能堅持自己原來的操作理念,將投入的本金先收回,保證了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第二,秦安股份由董事長率領團隊進行期貨操作,無論是套保還是投機,能夠適時減小期貨端規模,也反映出公司內部制度的健全且嚴格執行制度。”
在他看來,期貨投資既需要完善的風控體系,也需要嚴格執行相關制度,風控措施未被嚴格執行,往往是期貨投資出現巨額虧損的主因。
判斷套保還是投機,需要結合期現貨兩方面情況
“最怕套保變投機”,對于秦安股份期貨業務的開展,市場的最大爭議點是該業務到底是套保操作還是投機行為。
那么,應該如何判斷企業的期貨投資行為或是評價套保的效果呢?
前述市場人士認為,需要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要了解企業每年的原材料使用總額與從事期貨各品種的保證金比例,計算出真正的套保比例,從而才能判斷出期貨操作是投機還是套保;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白生產型企業的套保比例一般是圍繞著100%的比例上下浮動,在國內大宗商品基差貿易行業,上述的浮動區間在80%—120%。
“理論上,如果按原材料采購情況,在期貨市場進行完全套保,那么除去資金成本和手續費以外,套保或基差貿易的結果是不虧不賺。而實際上,在多年生產經營的情況下,企業對原材料的價格走勢有一定的理解與判斷,基于對品種判斷,留有小范圍的風險敞口,是企業專業水平的體現。” 另外,該市場人士表示,在貨物進口或銷售中往往會包含增值稅,這意味著,現貨價通常是含稅價,而期貨價格則不含稅,因此,在進行套保方案的設計時,需要按照現貨價格減去稅額來計算套保比例。
蔡擁政也表示,套期保值效果要從期現兩端的市場價格波動進行評測,這樣無論盈虧都屬于合理范疇,只會存在基差波動的風險。“另外,如果公司期貨操作的品種沒有現貨項目對應,或者操作的是生產中并未涉及的品種,就屬于投機行為。”
據了解,秦安股份主要生產缸蓋、缸體、曲軸等汽車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產品,現有鑄鐵生產線(德國)、全自動鑄鐵生產線(德國)、低壓鋁鑄線、重力鑄鋁線(缸蓋)、全自動重力鑄造線、高壓鑄造生產線等先進生產線。另外,公司也深度進入了傳動系統核心零部件生產,從事變速器箱體、變矩器殼體等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立足現有主業的同時,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美灃秦安對接新能源板塊項目,從事新能源驅動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此前公告顯示,秦安股份的期貨投資品種主要包括鋁、鋅、銅、黃金等。秦安股份表示,公司生產經營主要原材料為鋁,2019年公司采購鋁7312.5噸,采購金額10323.2萬元。不過,除鋁以外,其他期貨品種的現貨采購情況并未披露,上述所有期貨品種的持倉比例情況也未公開。
針對目前的期貨投資,秦安股份相關負責人曾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通過期貨交易等合理手段,在原材料價格明顯偏低時鎖定原材料成本,是管理生產經營成本的正常路徑。“由于公司在生產經營中對鋁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對鋁價也有長期關注。我們在前幾年就和期貨公司建立了聯系,了解期貨套保相關操作。”
從期貨市場行情來看,因宏觀情緒帶動、美債上周實際收益率明顯反彈、歐洲疫情惡化等因素,有色金屬板塊上周整體走低,滬鋁累計下跌3.09%。
“單純依靠期貨投資增加上市公司收益并不靠譜,還會帶來公司股東的擔憂和顧慮,運氣不佳甚至會給上市公司帶來致命打擊。”蔡擁政表示,此前曾有鋼寶股份的控股股東南鋼股份在期貨投資中經歷過期價大起大落后,回歸期貨套保本源和初心,逐步走向期現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鎖價訂單套保管理體系,助力公司生產平穩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