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基礎設施REITs揚帆啟航!
核心要聞:
上交所將繼續立足市場規律,深化制度建設,總結和推廣私募REITs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協助試點項目做好方案設計。不斷完善市場交易機制,配合推進明確REITs相關稅收、國資轉讓、投資政策等問題。
----------
昨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中聯基金共同倡議發起的“中國REITs論壇2020年會”在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表示,推動公募REITs試點,是資本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拼圖。今年4月,證監會、發改委正式啟動基礎設施REITs試點以來,上交所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準備之中。下一步,上交所將比照科創板和公司債券注冊制改革實踐,抓緊完善和發布配套規則;配合推進明確REITs相關稅收、國資轉讓、投資政策等問題。
蔡建春指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已擁有很多優質的存量基礎設施。目前,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普遍存在建設資金不足的現實困難。大量優質資產形成資金沉淀,投融資循環受阻;債務約束下,新建項目投資面臨較大資本金缺口。這一情況下,可通過REITs借助資本市場,將流動性較低的基礎設施資產轉化為上市交易的金融產品,將重資產運營轉換成輕資產模式,有助于打破債務約束下的新經濟發展束縛。未來隨著企業信用向資產信用過渡,將推動政府與企業從傳統的負債端管理,延伸到資產端管理,通過盤活政府和企業資產負債表左側“資產”方式帶來更高流動性。同時,REITs在促進資本形成、市場化配置資源、降低負債、緩釋風險等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新基建等重要領域不斷推進,持續釋放的基礎設施潛能,也將反過來為REITs發展創造更為廣闊的空間。
蔡建春認為,REITs連接資本市場、信貸市場、貨幣市場、利率市場以及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各大類資產領域,是大類資產板塊之間提供價格相互錨定的金融基礎。以基礎設施等不動產為代表的大類資產是資本配置最重要的領域,推動REITs市場發展,將進一步助力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全國、亞太地區甚至國際市場中的大類資產核心定價作用。
同時,借助REITs市場,將強化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海外資本,尤其是長期資本的引進作用,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豐富的路徑。
當前形勢下,海外資本對中等收益、中等風險型投資產品需求巨大,上海REITs市場建設將為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提供更為穩健的投資工具,促進人民幣跨境投資功能的發揮,強化上海作為中國與境外金融市場連接的樞紐地位。在REITs市場的助推下,上海將進一步帶動輻射周邊以及全國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也將成為中國基建行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前沿陣地。
蔡建春指出,前期,上交所在研究探索REITs產品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上交所基金市場規模占比超過交易所市場的70%,品種覆蓋股票、債券、黃金、貨幣等多種資產類別,連接場內場外,跨越境內境外。上交所ABS資產類型覆蓋應收賬款、融資租賃、消費金融、基礎設施等全部大類基礎資產,發行規模超過3萬億元,市場規模約占交易所市場的三分之二。同時上交所也構建了類型豐富、運行穩健的私募REITs市場。所有這些工作和實踐,都為此次公募REITs試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介紹,目前上交所儲備項目覆蓋眾多省市區域,主要涉及公共事業基礎設施、交通能源、產業園區、倉儲物流和數據中心五大類,特高壓、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信息網絡等新基建也在持續推進,各類資產現金流穩定、質量較好。
蔡建春表示,健全REITs長效機制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各方合力共建共治。優質資產是REITs良性發展的關鍵,優秀運營能力是REITs穩健發展的保障。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控好試點項目質量,加快推動一批優質試點項目落地,充分尊重產業方持久參與意愿,盡快形成市場規模、市場合力,打造良好示范效應。同時,任何政策都必須充分考慮時代背景和實施環境,應該把學習借鑒國際最佳實踐與立足國情市情有機結合起來,集中市場各方力量,共同探尋中國版REITs的最大公約數。
他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立足市場規律,深化制度建設,總結和推廣私募REITs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協助試點項目做好方案設計。比照科創板和公司債券注冊制改革實踐,抓緊完善和發布配套規則,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壓實各方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完善基金合同等契約文本條款和機制設計,夯實REITs治理機制。不斷完善市場交易機制,配合推進明確REITs相關稅收、國資轉讓、投資政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