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約2成網民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2020年網民收入結構分析(2)

      CNNIC副主任張曉對報告進行了解讀,從八個方面總結了2020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發展亮點:

      一是“網”匯力量,“新業態”助抗疫穩大局。上半年,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應用服務在維持社會經濟正常運轉、穩住民生基本所需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截至2020年6月,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81億,占網民整體的40.5%;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76億,占網民整體的29.4%;遠程辦公用戶規模達1.99億,占網民整體的21.2%。

      二是“網”羅科技,“新基建”注活力擴增量。上半年,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進度,多個重要領域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20年6月底,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6600萬,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已開通5G基站超40萬個。工業互聯網領域已培育形成超過500個特色鮮明、能力多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截至2020年7月,我國已分配IPv6地址用戶數達14.42億,IPv6活躍用戶數達3.62億,排名前100位的商用網站及應用已經全部支持IPv6訪問。

      三是“網”促發展,“新經濟”擴內需助轉型。截至2020年6月,我國電商直播、短視頻及網絡購物用戶規模較3月增長均超過5%,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3.09億,較2020年3月增長4430萬,規模增速達16.7%,成為上半年增長最快的個人互聯網應用,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帶動農產品上行提供了積極助力。網絡零售用戶規模達7.49億,占網民整體的79.7%,市場連續七年保持全球第一,為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四是“網”有溫度,“新惠民”利普惠助脫貧。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40億,相當于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ヂ摼W普及率為67.0%,約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城鄉數字鴻溝顯著縮小,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為24.1%,2017年以來首次縮小到30%以內,網絡扶貧作為扶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已越來越多地被網民所了解和參與。

      五是“網”來文化,“新傳播”講故事樹新風。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占網民整體的94.5%,其中短視頻已成為新聞報道新選擇、電商平臺新標配。網絡新聞用戶規模為7.25億,占網民整體的77.1%,網絡新聞借助社交、短視頻等平臺,通過可視化的方式提升傳播效能,助力抗疫宣傳報道。

      六是“網”知天下,“新工具”零距離看世界。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8.05億,較2020年3月增長4.8%,占網民整體的85.7%,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連續三年全球第一,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惠民作用,拓展了更多“+支付”的應用場景;即時通信成為疫情期間發展最快的應用之一,用戶規模達9.31億,較2020年3月增長3466萬。

      七是“網”填需求,“新服務”保運力補供給。受疫情影響,線上化渠道為服務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窗口。網上外賣、在線教育、網約車、在線醫療等數字服務蓬勃發展,用戶規模分別達4.09億、3.81億、3.40億和2.76億,占網民整體的比例分別為43.5%、40.5%、36.2%和29.4%,在滿足網民需求的同時也為服務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助力。

      八是“網”談治理,“新治理”推立法謀創新。截至2020年6月,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7.73億,占網民整體的82.2%。上半年政府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逐步推動數字治理有法可依;圍繞政府、平臺、社會的多元協同治理體系正在加速形成;在線政務服務日趨成熟,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成效凸顯。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郁南县| 阳泉市| 华蓥市| 安福县| 洛浦县| 永吉县| 浪卡子县| 桂阳县| 绥阳县| 汝城县| 诸城市| 德惠市| 赤壁市| 北辰区| 西乡县| 闵行区| 洛川县| 巢湖市| 兴仁县| 卓尼县| 永年县| 嘉义市| 淅川县| 霍城县| 贡觉县| 石屏县| 乐都县| 瑞丽市| 盖州市| 扎兰屯市| 博罗县| 岳阳市| 泸溪县| 克什克腾旗| 上饶市| 大冶市| 南平市| 灌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