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增持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判斷
人們通常會認為董事長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種利好消息,其實并不盡然。董事長增持股票的目的并不完全相同,影響股價走勢的能力也有所區別。今天希財君就與各位一起來了解下,應當如何看待董事長增持股票的行為。
第一種情況,董事長確實看好自己公司的股票。通常來說董事長作為公司的最主要管理人員,對于公司的發展潛力如何是最清楚的。比如新產品研發成功、技術升級換代、訂單增加、業績大增、引入戰略投資等會影響股價上漲的信息,沒有公布之前外部投資者是無法知曉的。所以,如果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董事長增持股票的行為很容易被市場解讀為利好。
第二種情況,股價大大低于公司內在價值。如果股市整體低迷,或是所在行業受到利空的沖擊,使得某家公司也受到了影響,股價已經大幅低于其實際價值。而董事長很清楚自己公司的股票值多少錢,因而此時增持股票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回收公司的股權。根據價值回歸理論,這種外部沖擊導致的下跌是暫時的,股價將很快回歸正常水平。所以,精明的董事長經常會在股價被低估時增持股票。
第三種情況,為了增強對公司的控制能力。有時候出于某些原因使得公司股權過于分散,董事長的話語權被嚴重削弱,導致對公司的控制權不足,有被取代的風險。為了消除這種潛在的威脅,董事長可能被迫增持公司的股票。這種情況很難被外界知道,一般不會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對股價影響是相對中性的。
第四種情況,為了高位套現做準備。有時候股價處于高位,已經大大高于股票的合理估值,這時候董事長為了在高位套現,可能會發布增持公告。實際上,他們可能一邊少量增持維持股價,另一邊就用控制的親屬賬戶大量賣出套現。所以,股價處于高位時,董事長增持的利好還是小心為妙。
第五種情況,為了提振投資者的信心。有的公司經營不善,股價長期低迷。如果董事長也對公司前景沒有信心,可能會選擇股權轉讓把公司賣掉。如果股價上漲,那么公司也許能賣一個更好的價錢。所以,董事長有可能會用增持公司股票的方式吸進投資者買進。
第六種情況,消除質押爆倉的風險。有的公司董事長把持有的絕大部分股票都質押給了證券公司來獲取流動資金,如果股價持續下跌就有爆倉的風險。相比直接追加擔保物的方式,董事長增持股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低價買回股票用于追加,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股價甚至拉升股價來消除爆倉風險。所以,如果董事長低位增持,最好先查清楚他是否有大量質押股票的行為。
另外,如果缺乏足夠的信息來判斷董事長增持的目的,還可以觀察公司其他大股東有沒有大量減持的行為,機構類資金的態度如何,有沒有戰略投資者感興趣等等。盡量從多個角度來綜合考慮,不要簡簡單單的把董事長增持行為當做利好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