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會退市嗎?解讀康得新為什么要虛增利潤?
本文由騰訊新聞與巨豐投顧聯合發布,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曾經是一只白馬股,市場公認的投資標的,一夜之間撥下了美麗的外皮,股票名稱中也印上了ST,而后來又面臨財務報表質疑,四年財務造假115億浮出水面。這一次,康得新距離退市越來越近,假的變不了真的,最終受處罰。
2010年光鮮上市 入選滬深300標的
康得新于2010年7月登錄A股市場,公司主要從事先進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發展愿景是打造基于先進高分子材料的平臺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康得新擁有四大生產基地,下轄30余家子公司,分支機構遍布8個國家、產品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產業集團。
康得新上市當年的首發價格14.2元,發行股數4040萬股,體量在當時并不算小,該價格與股數對應了2009年的凈利潤4626.26萬元。從上市后股價走勢來看,2010年至2014年7月,A股大盤指數還是在2000點附近不斷震蕩磨底,并沒有走出趨勢性行情,而康得新股價走勢明顯強于大盤,單單這A股四年熊市,它股價卻漲了近10倍。
能夠在大盤行情不好之時,股價表現亮眼,對于康得新能拿得出手的是靚麗財報。上市前對應2009年凈利潤4626.26萬元,上市元年就實現凈利潤7009.25萬元,同比增長51.51%。2011年至2014年,又是公司飛速發展的四年,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4.23億元、6.59億元和10.03億元。這5年來,迅速成長為行業內知名企業,股價到2014年漲了10倍或都不足為過。2015年康得新股價攀上了第二高峰,前復權形式下為23.74元,從低點算起漲幅超過20多倍。
股價五年來漲了20倍,凈利潤也從上市前的不到5000萬,發展成為年利潤10億元的豪氣企業,康得新這一路圈了不少價值投資的粉。另外在成分指數中,康得新2012年7月入圍中證500指數池,2013年7月又升級入圍滬深300指數池。
虛增利潤115億元 黑天鵝后繼續業績暴雷
康得新續寫股價與凈利潤上漲的神話,只不過它的基底是窟窿。公司在2018年炸雷,投資者開始關注公司的財務準確性:唐唐一家凈利潤20億元的大企業,手握百億元現金資產,15億元的債券還不起。
隨著康得新事件發酵,康得新公司債券暴跌,個股停牌,實控人受到監管,證監會對康得新立案調查。而最終財務造假也落實:2015年至2018年,康得新虛增凈利潤分別為22.43億元、29.43億元、39.08億元和24.36億元,虛增金額占年度凈利潤的136.22%、127.85%、134.19%和711.29%。
抹去虛增的凈利潤,康得新2014年至今每年都在虧損!財務造假期間虧損最多的是2018年虧了19.78億元。原形畢露后的2019年,巨幅虧損68.35億元。這5年半就足足虧損了126.19億元。
按照深交所交易規則,連續兩年虧損ST,連續三年虧損*ST,第四年還虧損退市的制度,康得新2018年就應該離開市場,卻在財務造假的外衣下,僥幸存活到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