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有百億私募遞交資格,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核心要聞:
永安國富資產于9月29日遞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審批》,截至9月末,目前行業內共有鵬揚、凱石、博道及朱雀四家“私轉公”的基金公司,四家公司二季度末合計管理非貨幣基金規模近600億元。
----------
資管新規出臺后,作為大資管行業的標桿,公募基金業務較以往更受重視。近期,又有百億私募有志于公募事業,剛剛遞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申請。
證監會網站顯示,永安國富資產于9月29日遞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審批》,目前材料處于接收狀態。
截至9月末,目前行業內共有鵬揚、凱石、博道及朱雀四家“私轉公”的基金公司,四家公司二季度末合計管理非貨幣基金規模近600億元。
永安國富資產申請公募基金資格
公募基金行業又將有望迎來新一批“私轉公”新軍,時隔不到一個月時間,友山基金、永安國富資產紛紛遞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請。
證監會網站顯示,永安國富資產在9月29日遞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申請,該項申請目前處于接收狀態。值得注意的是,與8月底另一家私募機構——友山基金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不同,永安國富資產此次申請的是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意味著友山基金或是以股東身份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而永安國富或是在已有組織架構內新設公募基金業務。
公司官網介紹,永安國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冊資本8420萬。公司于2015年2月11日完成私募經營機構登記,目前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普通會員、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會員。
永安國富的股東為杭州小牛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小犇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63.658%、31.354%、4.988%。其中,杭州小牛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的合伙人均為公司核心投資團隊成員,杭州小犇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員工持股平臺。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永安國富資產實際控制人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肖國平,他通過兩家合伙企業間接持有永安國富資產47.21%的股份。
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截至9月29日,永安國富資產合計備案了包括永安國富-新世紀1號私募投資基金在內65只私募基金,同時還備案了外貿信托-永安國富永富11號F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17只投資顧問類產品。
作為參股股東的永安期貨歷年財務報告里也透露的永安國富資產的盈利情況,永安國富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6.37億元,凈利潤2.42億元;而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 10.42億元,同比下降 18.72%;2019年全年凈利潤6.49億元,同比增長38.97%。
私募排排網顯示,永安國富資產管理規模超過百億,一位公募基金人士也透露,目前永安國富資產管理規模達到百億級別,投資策略中包括期貨策略及權益投資,業績在高凈值客戶及機構客戶中也較有口碑。
未來或有更多私募基金加入公募隊伍
2013年正式頒布實施的新基金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專門從事非公開募集基金管理業務的基金管理人,其股東、高級管理人員、經營期限、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等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可以從事公開募集基金管理業務。新規為私募基金申請公募牌照掃清了障礙,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開始申請公募業務資格。
近期,由前公募基金冠軍、東方紅資管副總經理林鵬創建的和諧匯一資產陸續完成多只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據多位業內人士透露,待未來時機及各方面條件成熟,和諧匯一資產或也有申請公募牌照的打算。
“公募基金可以公開宣傳,門檻較低,有利于做大資產管理規模,并且目前法規上也沒有障礙,只要滿足基金法規定的要求,還是會有私募基金愿意申請公募牌照。”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資管新規之后,銀行對于私募基金準入門檻有提高的趨勢,且無論是注冊資本金還是人員配置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均高于私募,這對吸引人才也有一定的優勢。”一位“私轉公”基金公司人士介紹。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頭部私募想要擴大業務范圍,希望繼續做大做強,以及一些公奔私的人士抱著公募情懷重回公募之外,今年整體私募銷售不如公募基金理想,也是不少私募想要申請公募牌照的原因之一。“現在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新基金發行市場均有向頭部機構集中的趨勢,且很多公募基金有最低倉位要求,而私募基金投資上較為靈活,若是市場上漲時倉位加得不足,業績表現不如公募亮眼,也影響了后繼的募集情況。”上述“私轉公”基金公司人士稱。
“現在私募競爭非常激烈,中國高凈值人群有限,頭部私募基本已經將這部分人群覆蓋,很多小型私募生存壓力很大。相比之前,公募基金蛋糕大很多,且還在飛速發展當中,這也是部分私募基金想申請公募資格的另外一個因素。”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四家“私轉公”公司非貨規模合計近600億
目前,公募基金行業共有鵬揚、凱石、博道及朱雀四家“私轉公”的基金公司。
2016年6月28日,證監會核準設立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鵬揚基金也是首家實現“私轉公”的基金公司。鵬揚基金總經理楊愛斌早前在華夏基金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資總監,而后奔私設立私募基金,于2016年通過“私轉公”的方式重返公募。
2017年,凱石、博道兩家私募基金也先后完成“私轉公”,也均是早前“公奔私”的大佬再次回歸公募,凱石基金董事長陳繼武先后擔任南方基金基金經理、中國人壽資金管理中心基金投資部投資總監、富國基金投資總監、副總經理。博道基金董事長莫泰山也具有多年公、私募從業經歷,他曾先后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上海重陽投資高級合伙人、總裁,2013年5月創立上海博道投資,2017年成立的博道基金成為第三家“私轉公”的公司。
2018年9月,朱雀基金獲準設立,由此成為第四家“私轉公”的基金公司。今年5月,朱雀基金總經理及董事長雙雙調換,原公司董事長梁躍軍因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轉任公司總經理,并親自出任基金經理,走上投資一線,原公司總經理王歡則調任公司董事長。
據天相投顧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四家“私轉公”基金公司合計管理非貨幣基金規模598.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