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質押是什么意思?股權質押對個股走勢的影響研究
股權質押是什么意思?股權質押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抵押股票借錢的一種方式,舉個例子:
A有1億的資產,但全部的錢都買了股票,是某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有一天看上了某農家一位美貌的少女,兩人情投意合,打算結婚,但對方父母非得要A獻上價值500萬的聘禮,否則這婚就結不成。
想想抱得美人歸,A既驚喜又苦惱,因為全部的錢都買了股票,手頭哪來那么多閑錢?沒辦法,那只能是借。A可以向兩個人借,一是證券公司;二是銀行。
1、證券公司:A把股票抵押給券商B,B直接用自營資金給A放款,從中收取利息。如果B發現自己的錢也不夠了,他們再向銀行伸手。具體的過程是B把A的這筆借款打包成資管產品,然后銀行來購買,最后出資人實際上就是銀行。這是最簡單的模式了,實際過程中還可能存在層層嵌套,拉長鏈條。
2、銀行:A直接把股票抵押給銀行,找銀行借錢。
可見,股權質押的錢主要還是來自銀行,但是銀行一直是資本市場的“老司機”,會把風控做得相當好。相比房子來說以股票作為抵押品風險是相當大的,房子還可能一直在上漲,但股票如果有一天你的公司被強令退市了或者暴跌了,那銀行的錢就“全完”了。大股東質押股票的影響匯總一覽1、大股東股權質押中可能蘊含著掏空行為
大股東通過股權質押將股權套現獲得現金,還能夠保留控制權,即股東可得到全部的控制權收益,而僅僅承擔現金流權部分的成本。這就是現金流權和控制權的分離,它降低了大股東的掏空成本。當股權價值下降到低于質押融資所獲得的貸款金額時,他會選擇放棄此部分股權,將已經貶值的股權轉讓給債權銀行,此時會加劇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掏空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幾乎為零,從而加劇對上市公司的掏空行為。股權質押使得大股東在不增加掏空成本的同時提高掏空收益,給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2、大股東股權質押影響著公司價值
根據信號傳遞理論,公司內部管理者的行為能傳遞出公司狀況的信號;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目標公司內部人員能獲得的目標公司信息往往比外部投資者多,所以是否值得投資要將二者結合判斷。作為上市公司的內部成員,大股東得到的企業未來獲利能力信息比外部投資者更完整。如果大股東連續且大量質押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可能表示大股東對企業前景不看好,在變相套現或者是把融得資金轉移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