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牛市和熊市?牛市和熊市出現的標志(2)
周期類股票和經濟周期有關,盈利波動非常大,無法保持按一定斜率提升業績,是無法穿越牛熊的。所以必須從非周期的醫藥、消費等入手。尤其是醫藥行業,人口基數大,如果產品有極大的市場前景,同時能獨享行業利潤,持股渡過牛熊可能性非常大。
假設一家制藥企業2018年業績0.6元,現價24元40倍市盈率,每年業績增速30%,到2021年每股收益大致是1.3元。市場再差,股價三年后也不會低于24元。以上有幾個前提:1.制藥行業,行業壁壘極高很重要;2.以40倍市盈率作為買點,低價買點是核心;3.未來5年年均高達30%增速,這點確實不容易,沒幾家公司能達到。
為什么要有以上幾個前提條件呢?首先,行業非常重要,很多行業壁壘不夠,難有壟斷性持續利潤。而行業高壁壘高壟斷是基本面選擇的最起碼的要求。高壁壘就是別人有錢都無法生產產品,必須靠品牌、技術專利等作為護城河,否則公司無法保證未來5—10年獨享行業利潤。在A股市場上,藥企產品研發時間周期很長,高度壟斷的藥品5—10年內難以被取代。
其次,行業未來會高增長,壟斷獨享利潤也是大熊市選股跨越牛熊的生存之道。如投資者10年前投資獨享肉制品加工龍頭、空調加工龍頭、乳制品、酒類等龍頭,資金收益基本都能有十倍以上。
具體到當前的醫藥市場上,以胰島素為例,我國市場潛力巨大,這個行業非常容易看懂,就幾家生產企業,行業利潤由國外和國內幾家企業獨享,幾乎不可能有新進入者。持有這種醫藥股,風險低,安全系數高,隨著三代胰島素產品推出,3~5年年化增長30%概率不低。
另外筆者認為,目前生物醫藥國內和國外差距不大,當然筆者也在學習過程中,準備未來一兩個月走訪幾家上市公司,看起碼100萬字書籍先學習基礎知識,未來6個月到1年找到一兩家增速快的公司配資20%資金。現階段生物醫藥市盈率都過高,最好能低到50倍市盈率,買點出現后分2—3次,用越跌越買的方式加倉。
提醒:對于高位套牢的投資者,可視自己倉位的輕重做不同的選擇。如果是滿倉,只能靜心等待自己的股票反彈;如果是半倉,則可采取低位補倉的辦法,以攤低成本。另外,也可以用一部分資金選擇一些題材股、莊股,快進快出賺取差價。在熊市中做差價風險很大,投資者應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則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