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題材股?怎么買賣題材股
題材股是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通常指由于一些突發事件、重大事件或特有現象而使部分個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題材),這些題材可供炒作者借題發揮,可以引起市場大眾跟風。例如資產重組板塊、WTO板塊、西部概念等。
怎樣選擇題材股?
1、看新聞聯播
2、看全國級別的最新會議預告,看看都是什么會議主題的。
在做一個題材股前,我們要判斷這個題材是否值得參與,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判斷。
1)市場空間
說白了就是這塊餅可以畫的多大?例如3D打印,據券商預測,未來潛在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000億(或更高)。盡管目前的實際規模幾乎為0,但是人家就是會講故事,而且還有理有據,你根本沒辦法從邏輯上進行反駁。這種概念由于無法證偽,往往炒作空間就很大。又例如云南發生小地震,震壞了一條村子的房子,其未來市場容量頂多就是把這村子重建,也就幾千萬元的事情,分配到云南城建的訂單估計也就幾百萬,這種炒作空間就小很多。跟新能源汽車、3D打印根本沒法比。
2)政策力度
這個是權重很高的標準,政策力度從兩個角度衡量,一是發文件的單位級別。二是政府投資的力度。一般國務院級別的文件(政府官文都會標注發布單位)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行業協會發布的就算了。例如關于鋼鐵的扶持政策,假如是行業協會發布,直接無視;假如是部委文件,頂多就一個(漲停)板,假如是國務院文件,或許能有兩三個(漲停)板。假如是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文件,頂多一個板,部委文件,兩個板,國務院文件,50%的漲幅也是有可能。新能源汽車跟鋼鐵的區別在于:大家本來就不喜歡鋼鐵,因此要得到大家認同,政策力度必須很大很大。
3)事件持續時間
這個指標決定了某題材是否具備反復炒作的基礎,但不會影響短期炒作空間。即某題材屬于轉瞬即逝,僅意味著他是一波流,炒完就拉倒,但是光是這一波,上漲幅度就有可能比較大。而那種持續時間很長的,則炒完一波后,過一段時間又炒一波,可以反反復復被炒作。例如新能源汽車、軍工。一般來說,不管是短炒還是反復炒,都可以參與,只是撤離時間要有所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