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圖中的黃線和白線是什么?分時圖中的黃線和白線的含義(2)
白線:是即時成交價線,波動非常明顯,代表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黃線:是當日平均成本線,是根據每筆成交量按照移動加權計算的價格的反映,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當日的平均成本),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個股白黃線的相對位置表示該股票走勢的強弱。白線一直運行在黃線上方,說明買盤積極,股價不跌,強勢,否則為弱勢。
基本要訣:與K線均線的道理一樣,白線向上脫離黃線較高時通常會向下回檔,向黃線靠近;而白線向下跌離黃線較遠時通常會向上反彈,向黃線靠攏。
1、白色線圍繞黃色線上下波動是常態(tài);白色線始終在黃線之上,偶爾會向下破黃線,短時間內重新拉回黃線之上為強勢,黃線構成對白線的支撐;白色線與黃線始終向下,偶爾會上穿黃線,短時間內重新回到黃線以下,黃線構成對白線的壓力為弱勢。
2、常態(tài)行情,特別是盤整中的個股,小陰小陽夾雜的走勢,可以在分時圖中采取這種做法,就是在白色線掉在黃線下較遠的地方買入,在次日白色線在黃線以上較高的地方拋出。
三種重要的分時圖形態(tài):
第一種:“拉旗桿”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往往是莊家在次日開盤后迅速在15分鐘內抬高股價,然后全天橫盤,讓當日的換手成本比前一日高出一截。這種形態(tài)往往在股價上升時伴有大的成交量,是莊家自買自賣對敲所致。出現這種形態(tài)時,可以迅速跟進,勝算較大。如果成交量顯著放大,這種形態(tài)的股有可能出現漲停。
第二種:就是前期搶反彈的典型形態(tài)。不過,這種分時圖走勢的出現不一定非要在搶反彈的時候才出現。上升通道中的個股也會有這種走勢。橫盤不介入,在白線突然向上穿過黃線,伴有在大單成交時,迅速跟進。
第三種:典型的弱勢形態(tài),黃色均價線與白色即時線開盤即同時向右下方一瀉千里。當然,這種形態(tài)也有可能出現在上升通道中的震倉,但在對震倉或者回調等走勢把握不準時,少碰分時圖上這種形態(tài)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