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熊市的成因是什么?中國熊市的特點
一、中國熊市的成因:
(1)制度性風險
a、長期處于股權分置狀態。大股東從組建上市公司起就每時每刻侵占中小股東權益,同時40%國家股法人股至今還沒有上市。中國100%的資金對應的60%的股票,股價長期偏高,沒有投資價值。且成本極低的國家股法人股大量出來兌現,沖擊市場。
b、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國內流動性過剩。股價長期比歐美同類股價高(除H股中少數銀行藍籌股),故多數股票至今沒有實質性的投資股票價值,有向下跌的“地球引力”之感。
(2)系統性風險
a、中國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利率在主要大國中是最高的,外匯儲備年增長4000億美元,吸引了歐美熱錢悄悄進入,國內錢多,造成股價虛高,有下跌壓力。
b、中國貨幣政策今年偏松。1990年M2是GDP的1.33倍,現在是2倍。這幾年都以7萬億到9.59萬億新增貸款,加之財政投資4萬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7-8萬億,造成流動性充裕,股價虛高,有下跌壓力。
c、投資饑渴癥嚴重。中國各省市地方政府及企業,無論經濟是好還是差,都有強烈的投資圈錢沖動。一周上六七個新股,造成股市長期的失血狀態。
d、國家對通脹、資產泡沫化極為警惕敏感,動輒收緊銀根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例如2007年10月決定貨幣從緊,股市即從6124點向1660點的深淵狠跌。
(3)個股風險
危石之下,安有完卵。在大熊市中,很多好、中、差的股票一齊下跌,有的個股由于公司內部問題更是一堆垃圾,股票大跌不止。貴州茅臺[-0.23% 資金研報]從230元跌到92元,云南銅業[-2.81% 資金研報]從98元跌到7.57元,臭名昭著的銀廣夏從37.99元跌到0.74元。因此,中國股市個股風險也是很大的。
二、中國熊市特點
(1)、任何時候拋出,從長遠來看都是對的。
(2)、盈利是一時的,股票虧損是常態,個股大多難以戰勝大勢。
(3)、越跌越買,越買越虧,跌無止境,越補越虧。
(4)、證券公司大多虧損,人均工資很少,40%到50%的證券公司資不抵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