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科技&自主 創新&未來
科技創新或將成為“十四五”發展主線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于 10 月 29 日發布。公報對“十四五規劃”進行了詳細闡述,全文對“科技”和“創新”等相關內容和領域進行了反復強調,其中“創新”出現 15次,“科技”出現 10 次。我們認為,IT 技術的科技創新有望成為下一個五年的核心主線。IT 相關技術領域有望迎來密集政策支持期和快速發展期。我們認為,未來 5 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科技領域或將肩負量大歷史任務:1)在基礎領域,發展中國自主 IT 生態,2)在前沿科技領域,持續技術和產品創新。前者是補短板,后者是爭創新。
“科技”和“創新”定位較高
全文將“科技”和“創新”在“十四五規劃”中放在較高的位置。一是將科技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二是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可以看出,科技創新有望成為未來五年發展的核心主線。
補短板:打造中國自主 IT 生態
從具體領域來看,中國自主 IT 生態的建立有望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科技基礎。科技自強的核心要義是核心 IT 技術的自主。這其中包括:1)IT 基礎軟硬件的自主,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服務器等核心部件的自主。2)行業應用軟件的自主,與底層軟件形成 IT 自主生態體系。達到全行業信創。3)工業軟件是過去在自主核心技術中被忽視的領域。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的自主化率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芯片還要更低。未來五年,國產化有望推動中國基礎軟件和行業應用軟件快速發展。
爭創新:大力發展前沿科技
如果說打造中國自主 IT 生態,我們是在補歷史短板,那么在發展前沿科技方面,我們與全球各國是站在同一起點。在前沿科技領域,重點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核心技術領域。在云先行的基礎上,進行 AI 技術疊加,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將其應用于物聯網 IOT 各個場景。中國在前沿科技領域有比較好的發展基礎和場景。中國科技產品使用的個人和企業群體較大,為技術和產品迭代提供強大的支撐。中國的行業配置齊全、工業種類較多、應用場景豐富,這些都是前沿科技研發和持續發展迭代的基礎。
布局科技成長,收獲未來
未來五年,科技和創新有望帶動中國自主 IT 技術快速發展,各個IT 環節和應用領域的國產化有望為中國 IT 企業提供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看好基礎軟件、應用軟件、工業軟件等自主 IT 底層的崛起,以及云/AI/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創新領域。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實施低于預期風險,自主技術發展低于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