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降降!豬肉連降10周 多種菜價降20%
近期,“菜籃子”降價直接登上熱搜。
豬肉批發價連續10周出現下降、多種菜價降價20%……有網友表示,終于可以均衡一下,也有網友稱可以買些豬肉回家灌香腸了。
// 十幾元一斤的豬肉重現市場//
去年以來,由于多重因素影響,豬肉價格蹭蹭上漲到40元以上,引發高度關注。
不過現如今,豬肉價格已經降啦!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稱,在北京豐臺區一家菜市場,賣肉的商販稱,現在前尖賣25.8元一斤,以前要賣30多元一斤。無論是哪種豬肉,價格都或多或少降了一些。攤位里的黃色價簽顯示,大五花33.5元一斤,前肘22元一斤,腔骨賣到19元一斤。
在豐臺區一家大型超市內,不同部位的豬肉裝在包裝盒里,貼上六折或是七折的標簽放在了一起。一盒350克的帶皮五花肉原價35.70元,促銷價是24.99元。懸掛的黃色標牌上顯示,豬肋排專享會員價25.8元一斤,帶皮后腿肉促銷價23.8元一斤。
不只是北京,在四川、河南、山東等地,都有居民反映豬肉價格有所回落,部分地方居民甚至吃到了20元以下一斤的豬肉。
// 連降10周,豬肉批發價兩個月跌超兩成//
實際上,豬肉價格并非從這兩天開始降,已經降了2個月了。
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截至10月第4周,豬肉價格環比已連續8周下降,同比自10月份第2周起出現下降。
聚焦到10月份第4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29.8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3.6%,同比下降23.0%;全國豬肉平均價格47.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3.2%,同比下降18.6%。
分地區看,北京豬肉價格環比上漲,重慶、安徽、福建、山西、湖北等28個省份價格下降,海南價格持平。華南地區豬肉平均價格較高,為51.04元/公斤;東北地區較低,為43.47元/公斤。
Wind數據顯示,生豬價格在近兩個月已跌超兩成。
2020年11月6日當周,22省市生豬平均價為29.71元/千克,相比8月7日當周的37.83元/千克,降幅達21.46%。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第4周的豬肉批發價格,已經跌破每公斤40元大關,并連續10周出現下降。
// 全國蔬菜價格季節性下行//
農業農村部監測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全國菜籃子指數為122.58,環比下跌2.46個點;“蔬菜指數”為120.21,環比下跌2.87個點,整體來看,蔬菜價格呈現季節性下行的態勢。
據北京四季青農業公司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閆靜波稱,今年大白菜比往年生長得要好,一般畝產能達到約8000斤,大白菜大量上市了,價格比前一段時間下降了約20%到30%。不僅是大白菜,近期,在北京市場,多種蔬菜價格都出現了明顯下降。
數據顯示,10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65元,環比跌2.7%;分品種看,環比價格18種下跌,10種上漲,其中跌幅超過20%的有菠菜、油菜和大白菜。
// 豬肉價、菜價猛降原因//
據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介紹,前三季度我國新建投產1.25萬個規模養豬場,復養了1.34萬個空欄的規模養豬場。到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
除了生豬生產恢復,進口豬肉和中央儲備肉的投放亦增加了市場豬肉補給,平抑了豬肉價格。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稱,豬肉價格出現下跌,主要源于生豬供應量趨緊的形勢得到明顯緩和,供應開始緩慢增加。
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說,2019年9月份是母豬存欄的拐點,按照生理周期推算,會在2020年9、10月份出現肥豬供應的拐點,之后供應會越來越多,只不過增加的幅度和節奏,前期會較慢,后期可能會較快。
至于菜價的下跌,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行情000061,診股)市場分析預警團隊蔬菜首席分析師張晶表示,主要受季節轉換的影響,各地的秋菜大量上市,市場供應比較充足,地產蔬菜比例增大,調運成本下降,菜價呈現下行態勢。
// 年前“菜籃子”價格怎么走?//
山西證券(行情002500,診股)和芳芳研報稱,豬肉價格延續下行,養殖利潤大幅回落。三季度以來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市場供給不斷改善,豬肉價格由漲轉跌,7月底以來已連續兩個多月保持小幅波動下跌的走勢。根據當前豬肉生產和消費狀況綜合判斷,四季度國內豬肉價格將延續震蕩下行的走勢。
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表示,雖然生豬供應迎來拐點,大的方向已經發生逆轉,但并不意味著豬肉價格一路下跌,預計會保持波浪式下跌的節奏。春節前受需求變化影響,價格會有一定幅度的反彈,但反彈幅度不會特別大。
卓創資訊王凌云稱,后期隨天氣不斷轉冷,市場對肥白條需求逐漸提升,預計11月生豬價格或先震蕩下調后微漲整理。受拉尼娜影響,12月份南方地區或加速進入冷冬,腌臘灌腸活躍度提升,疊加春節前深加工企業備貨意向增大,市場供需雙向增量,預計生豬市場存在一定的上漲可能,但空間或相對有限。
至于蔬菜價格,業內人士也指出,隨著天氣逐步轉冷,北方冬季蔬菜生產由冷棚向暖棚過渡,生產成本會有所增加。
張晶稱,由于逐漸轉入冬季蔬菜的供應模式,管理成本,包括從冷棚向暖棚的轉換過程中,保溫和運輸成本都有所增加,菜價的下行空間十分有限,可能逐漸轉入季節性上行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