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配股后股價不會大漲?配股有哪些風險(2)
在比較成熟的股市上,配股是不受股東歡迎的,因為公司配股往往是企業經營不善或倒閉的前兆。當一個上市公司資金短缺時,它首先應向金融機構融通資金以解燃眉之急。一般來說,銀行等金融機構是不會拒決一個經營有方、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的炒股要求的。而經營不善的公司就不得不向老股東伸手要錢以渡難關。從最近兩年我國股市的配股情況來看,一些配股比例較高的公司往往都是業績平平、不盡人意的。當然我國上市公司的配股之風盛行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在國民經濟宏觀調控期間較為緊張、炒股實行規模控制,上市公司也難以從金融機構取得炒股。另外從上市公司的擴展方式來說,由于通過配股來籌集資金比較容易,且因流通股股東所占比例較小也無法抗拒,所以配股就成為上市公司擴展規模的最好途徑。
對股民來說,配股有時預測著更大的投資風險。首先,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每年可有30%的配股額度,不配也就浪費了指標。許多上市公司純粹是為了配股而配股,所籌資金并不一定有合適的項目去投資。如一些上市公司,因在本行業已無擴展余地,就拿著配股資金去經營一些非主營業務,有時干脆就將資金存銀行或炒股票、房地產,而這些公司在這方面是不具優勢的。其次,按比例、高溢價地配股意味著要用配股資金再造一個和公司現有規模相差無幾的企業,即使能找到合適的項目,但項目的建設是否能順利進行,項目投產后產品是否能有銷路、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術力量是否能跟得上,這都是影響配股資金能否在預定的期限內見成效是關鍵問題,上市公司對股民的投資回報就較難達到要求。再者,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的配股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配股會將股民更多的資金拖入股市這個風險之地。按照分散資金的原則,雞蛋是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股民不但不應將資金都投入到某一只股票,且還應留出一部分資金投入到風險較小的領域,如購買國庫券或進行其他的實業投資。而每年連續不斷的配股勢必將股民更多的投資拖入股市,使股民承擔更大的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