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推定制網約車意味著什么?與比亞迪合作“造車”引關注
網約車研發定制車型,滴滴已經不是第一家了。此前曹操出行和T3等背靠汽車主機廠的網約車企業就做過嘗試,不過真正意義上能實現批量生產的,滴滴確實是頭一個。
滴滴曲線“造車”早有征兆。早在2018年,滴滴就高調宣布與車企形成聯盟,定制網約車的想法也因此萌生。當年4月,滴滴與31家來自汽車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數字地圖、車聯網等領域的企業聯手打造了洪流聯盟。
按照程維的規劃,未來十年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推廣超過1000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
按目前的進度看,比亞迪將成為第一家吃到定制車紅利的車企。選擇和比亞迪合租,滴滴看重的可能是前者的靈活性——36氪了解到,之前比亞迪的E系列曾有幾款車就是專門為跑網約車設計的,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出租車大多采用比亞迪E6車型。而比亞迪的車子也一直以產品穩定、續航里程長、性價比高著稱。而且,滴滴一開始就確定了定制款網約車為新能源車,那么放眼國內新能源車企中,比亞迪還算是相對不錯的選擇。
最近幾年,新能源車在國內貢獻了層出不窮的新故事,而滴滴眼下最需要的就是新故事。
今年年初開始,這家公司相繼推出了跑腿、貨運和社區團購等新業務,在白手起家的網約車領域,也推出了花小豬打車,每一個動作都不乏聲量。但真正能撐起其龐大估值的,依舊是和出行有關,網約車+新造車,也許在滴滴看來,光是概念就已經能讓資本市場期待。
事實上,滴滴不是沒有嘗試過采購自營車輛。36氪了解到,滴滴早前曾設立一個名為汽車資產管理中心的部門,其負責人正是目前D1的首席產品官楊峻。高峰時期滴滴曾有6000輛自采購汽車停在車場,但是因為這些車無法通過租賃公司轉租給司機,后來滴滴陸續清理掉了一部分資產。
很多年來,滴滴一直都是和租賃公司合作,但后者良莠不齊,難以管理,而且更為重要的點在于,司機直接從租賃公司租車,滴滴拿的是每一單的抽成,“大錢”都被租賃公司賺走了,這種模式更像是滴滴在幫租賃公司“養”司機。所以去年下半年,滴滴逐漸開啟了去租賃公司化等動作,現在看來,這也是在為大規模推出D1做準備。
- 上一篇:特朗普資產蒸發20億什么原因?現在川普身價還有多少億?
- 下一篇:沒有了